摇号接种疫苗发国难财打砸抢烧hel
咨询白癫疯 http://pf.39.net/bdfyy/bdfzj/150709/4653250.html年上映了一部名叫《传染病》的电影,讲述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在几天之内席卷全球的故事。影片阵容相当豪华,玛丽昂·歌迪亚、马特·达蒙、劳伦斯·菲什伯恩、裘德·洛、格温妮斯·帕特洛、凯特·温丝莱特、布莱恩·科兰斯顿……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演员。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曾经执导了《十一罗汉》《十二罗汉》《十三罗汉》,同时也是《瞒天过海:美人计》的制片人。《传染病》走的不是好莱坞大片的路线,而是中低成本的剧情片。制作成本仅万美元也注定这部电影将以文戏为主,扣除演员片酬已经所剩无几了。导演请这么多大牌明星并不是为了拍一部合家欢的温情片,而是更黑暗、更讽刺、更批判。影片向我们呈现了出现疫情后,与此同时会出现哪些魔幻的、可耻的、卑鄙的现象。这些事情有一部分已经发生过了,有一部分目前还没有发生过,但是可能会发生在不久的未来。如果有关部门能看看这部电影并深入研究,就可以总结出避免发生这类事情的方法。影片将疫情的起因留了一个悬念,直接从疫情的第2天开始,最后在结尾再反过来交代第1天发生了什么。电影一开头,刚从香港出差回家的贝丝(格温妮斯·帕特洛饰)就生病去世了。贝丝的丈夫米奇(马特·达蒙饰)还没有接受妻子去世的事实,就又得到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他的儿子克拉克也去世了。有很多美国电影都有一个规律:小孩和小动物不会死。本片导演还是有点狠,一开头就让贝丝、克拉克母女二人双双领了盒饭,还对克拉克的死状给了一个特写。所以也不难想象导演接下来还会拍一些更狠、更震撼的情节。美国疾控中心对这种病毒一无所知,只知道这种病毒包含蝙蝠和猪的基因序列,以及是通过接触传播。乍一看好像接触传播没有空气传播那么恐怖,但每人每天平均会有~次体表接触。这一期间患者如果接触了门把手、饮水机、电梯按钮……这些东西都会变成污染源。所以第12天全球已经有万人感染。第14天,疾控中心预测将有7千万人丧命。第18天,由于死亡人数太多了,连装尸袋都不够了。第21天,病毒变异了,再加上没有疫苗,疾控中心预测未来全球会有1/12的人感染,也就是大约5.8亿人。第26天,美国已经有好几个城市发生了暴乱,美国政府决定在大城市强制执行宵禁。第29天终于研制出了疫苗,但是做临床实验、联系药品制造商和分销渠道还需要时间,而此时全球已经有万人死亡。直到第天,才终于生产出了第一批疫苗。这才是第一批疫苗,要达到抑制病毒的持续传播的效果,还需要花整整一年时间来制造和分发疫苗。所以这一年内谁先接种、谁后接种又成了一个问题。想来想去最公平的方式还是摇号。第一个摇到的是3月10日,那么出生日期是3月10日的人就将第一批接种疫苗。假如第个摇到的是A月B日,那么这一天出生的就要等天才能接种疫苗。此时全世界人民都坐在电视机前看摇号。而在此之前,他们肯定想不到未来有一天自己会看摇号比看彩票开奖还认真。米奇的女儿乔瑞是第批被摇到的,也就是第天后接种疫苗,在此之前她还需要自我隔离天。米奇只好安慰她说,还有多个出生日期没摇到,所以第批还算不错了。的确,摇号是最公平的方式,但是你能保证绝对没有猫腻吗?疾控中心主任基弗(劳伦斯·菲什伯恩饰)就没有摇号,直接拿到了第一批疫苗,而且还是两支,他和妻子一人一支。他的职位也算不上有多高,他能走后门,其它人就不可以吗?而且这种疫苗不需要注射,只需要喷在鼻子里,所以可以把疫苗带回家自己喷。既然可以带回家,也意味着有的人会选择高价卖出去,等一年之后疫苗普及了再去给自己接种。所以没有什么是绝对公平的,包括生死。基弗这个角色还是让人印象很深刻的,他的确有点世故和城府,但是也并不是没有良心,甚至还有点冤枉。要研制疫苗,首先就要培育病毒,然后才能做实验。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科研人员成功培育病毒,因为病毒会杀死所有细胞。基弗下达命令,由于这种新型病毒很可怕,所以从现在开始只有BSL-4(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能研究这种病毒。萨斯曼医生正有所进展,就得到命令销毁样本和一切相关的东西。他左思右想还是选择了违抗命令,暗地里在他的BSL-3实验室培育病毒,而且最后还成功了。电影拍得还是很专业的,没有强行要萨斯曼实验成功,还是用专业术语解释了他成功的原因:他通过抗体和免疫膜攻击复合体,但关键是来自吉朗的蝙蝠胎儿细胞株,而基弗他们没有这个东西。如果没有人愿意去违规,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实验,那么疫苗研制成功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而时间就是生命,每过去一分钟,甚至每过去一秒,就有无数的人感染甚至死亡。虽然这种规定会限制萨斯曼这样的医生,但是面对这么可怕的病毒,在生物安全不达标的实验室培育它,很可能不仅实验失败而且还会丢掉性命。基弗下达这样的规定没有错,但是当他得知萨斯曼医生成功后的第一反应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萨斯曼医生一定会把这个发布的,他想要什么?基弗自己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就觉得所有人都很现实。他不相信有人会那么伟大冒着生命危险做实验,他觉得萨斯曼医生肯定是为了钱。但是他错了,萨斯曼医生不想要钱,他就是单纯想为医学事业、为全世界人类做贡献。萨斯曼医生完全可以靠这个发财,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研究成果分享给了当初命令他销毁一切相关东西的疾控中心,只需要疾控中心给他一盒雪茄。萨斯曼医生有暴富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机会。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角色,他没有萨斯曼医生那样的能力和才华,但是他却想暴富。他就是拥有1万粉丝的网络大V艾伦(裘德·洛饰)。他并没有被感染,却录视频说自己被感染了,已经38.3度了,然后对着摄像头喝下连翘,还说如果他能活到明天,你们就知道连翘是管用的。他当然能活到明天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被感染。事实证明他那1万粉丝真的不是僵尸粉,看了他的视频后都一窝蜂地去哄抢连翘,导致平时很容易就能买到的连翘如今是价值连城,而且还有价无市。连翘瞬间变得比春运车票还难买,要先排队,排了队也不一定能买到。问题是春运车票今天买不到还可以明天买,药如果今天买不到,可能就没有明天了。虽然医生说了卖完了,但是顾客会相信吗?所以结果就是有人直接扔椅子砸了药店的玻璃,买不到那就直接抢,然后他们就会发现医生没骗他们,真的卖完了。各大药店都被偷光、抢光、烧光,而且还没有消防员来救火,宛如战争时期。讽刺的是,你去骗全国人,也就会骗到你身边的人。更讽刺的是,他们临死前都不知道艾伦是骗他们的,其实连翘根本就没有治愈这种病的功效。艾伦工作上的朋友洛伦就信以为真,她已经被感染了,但是跑遍所有药店都买不到连翘。艾伦知道后也想帮她,但是又不敢告诉她实话,只是说如果找到连翘就第一时间给她。结果大家也能猜到了,没过几天洛伦就死了,一同死去的还有她肚子里的孩子。最讽刺的是,洛伦原本是健康的,正是在她去买她根本就不需要的连翘的过程中被传染了,我看了好几遍才发现这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细节。艾伦非但不能减少感染人数,反而还会让原本健康的人因此而被感染。这几天也有人造谣说吃香蕉会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恰好又有另一条谣言,说多吃草莓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你说巧不巧?这搞不好就是卖草莓的搞的鬼。无独有偶,还有人说香油滴在鼻孔、用淡盐水漱口、嚼大蒜瓣、服用抗流感药、喝酒、吃板蓝+熏醋、吃维C……能预防/抵抗/消灭/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没看这部电影前,我还不太在意这些谣言。看了这部电影再来看这些谣言真是细思恐极。可能绝大部分人造谣是为了流量和博眼球,但万一真的有些是大V和商家勾结呢?哪怕这个比例只有十分之一,那也相当可怕了。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最著名的就是冬虫夏草、玛卡被炒作出了天价。炒作冬虫夏草、玛卡还可以美其名曰“营销”,但炒作那些根本没有治愈疾病的功效的药品就是吃人血馒头了。很可能就会像洛伦那样,没有病都被搞出病来。所以艾伦很快就上了电视节目,疾控中心的基弗要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拆穿他的真面目。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功力,在你以为你已经猜到剧情走向的时候,结果剧情又反转了。基弗已经做好了手撕大V的准备,却没想到被手撕的却是他自己。基弗谴责艾伦炒作连翘,艾伦却倒打一耙,谴责基弗明知道芝加哥被隔离了,但是不告诉大家。当你想要离开芝加哥、走到边界的时候才会发现已经不能出去了。不仅如此,艾伦还谴责基弗从来不敢把感染人数公之于众,也从来不告诉大家什么叫“疾病传染指数”。艾伦说道,这种病毒的疾病传染指数是2,这意味着感染人数会从2变为4、16、、……很快就会有10亿人感染。基弗明知道艾伦是个大骗子,却被对方怼得哑口无言,因为艾伦说的全是实话。果然,第21天,疾控中心预测未来全球会有1/12的人感染,也就是大约5.8亿人。艾伦不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被人们奉为先知,人们将他的画像贴满了大街小巷。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不要对百姓隐瞒真相。你用谎言欺骗百姓,一旦有人说出了真相,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流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你每撒一个谎,就是给自己挖一个坑。你每隐瞒一件事,就是在无形中培养出十个江湖骗子。不过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封城的命令不是基弗下达的,他也没有那个权力,他只是听“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饰演的海军少将汉格迪说了这件事。不是他封的城,他也不敢公然和上级作对,把封城的事公之于众,但最后在电视机前被谴责的是他,背锅的也是他。就像汉格迪说的:他们只是在找一个替罪羊。得知即将封城后,基弗马上打电话叫妻子奥布里离开芝加哥。奥布里竟然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闺蜜。不用说你也能猜到,闺蜜把这件事说了出去。这下所有人都知道了,官员提前得到封城的消息,连忙叫家属逃离。所以基弗又躺枪了。我把你当闺蜜,把你当姐妹,对你说真话,你居然出卖我,果然是塑料姐妹花。更惨的是,人们还掌握了基弗的上班时间,专门在他出门后入室抢劫,逼迫他的妻子交出疫苗。确实他和妻子不用摇号就可以拿到疫苗,但这就是你抢劫的理由吗?况且目前基弗还没拿到疫苗。而且就算他们拿到了疫苗,他们不赶紧用了还留着做纪念吗?基弗并不是一个伟光正的人,但也远远谈不上“坏”。如果你是他,你得知即将封城,你也会叫妻子离开,去还没有疫情的城市。如果你是他,你也会接种第一批疫苗而不是等待摇号。他和妻子的疫苗都是上级领导给他的,不是他自己背地里拿的。至于公不公布感染人数,也不是他这样的小官能决定的,还是要听上级的。所以他就是一个棋子,或者说“临时工”。他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地位,他不是平民,也不是高官。他有一点权力,但权力并不大。他不能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他从头到尾都是被上级推着走,但是出事之后背锅的却是他。而且最后基弗把妻子的那支疫苗给妻子喷了,而自己的疫苗则是给了疾控中心的清洁工的儿子。其它人做梦都想要的疫苗,他完全可以自己用,或者高价卖出去,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无私奉献。前面我们提到,这部电影拍得很专业,这种专业体现在很多地方。米奇被妻子感染后并没有死亡,而是过了几天就痊愈了。本以为医生会提取米奇的血液做实验来消灭疫情,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用医生的话来说就是培养血清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很昂贵。虽然米奇对病毒免疫,但是医生并没有通过研究他来生产疫苗。他的确是有主角光环,但他对疫情并没有什么帮助,唯一的好处是他不用被隔离了,可以和女儿在一起了。相比之下,《流感》中有一个人感染病毒后没有死,所以人类就得救了。将疫情拍得很恐怖,但消灭疫情的方法又太简单了,有点虎头蛇尾。每次疫情爆发都有无数人被感染,这么多人被感染总有一个人免疫吧,但出现这样一个人,就意味着能消灭疫情了吗?而且影片没有交代后续,到人们确定小女孩美日的体内有抗体就完了,人们就战胜流感了。《传染病》第29天就研制出了疫苗,但是还要做临床实验、联系药品制造商和分销渠道……直到第天,才终于生产出第一批疫苗。但这还没完,因为这才是第一批疫苗,要达到抑制病毒的持续传播的效果,还需要花整整一年时间来制造和分发疫苗。我并不是说《流感》拍得不好,《流感》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我们客观分析两部电影的优缺点,单论震撼程度《流感》是棋高一着,但单论专业性这方面《传染病》更胜一筹。所以《传染病》豆瓣评分只有6.6分,我觉得被低估了。我查了一下,《传染病》MTC评分70,烂番茄新鲜度84%,这说明这部电影在北美媒体眼中还是不错的。除了上面说的大V炒作并没有用的药品、“临时工”背锅等等之外,电影中还有很多很魔幻的桥段。瘟疫情报中心人员米尔丝(凯特·温丝莱特饰)发现贝丝从香港出差回来后,并没有直接回她的家乡明尼阿波利斯,而是先去了芝加哥,在芝加哥呆了几个小时才坐飞机回明尼阿波利斯。米尔丝问米奇,贝丝在芝加哥的这几个小时做了什么,比如开会。米奇不愿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问道:为什么这么问?难道芝加哥有人感染了这种病吗?然后米奇才说,贝丝的前男友乔恩·尼尔在芝加哥。米奇问米尔丝乔恩·尼尔是不是也被感染了,米尔丝按照规定没有回答米奇,但是米奇已经猜到了答案。一天之内妻子死了,儿子也死了,然后你还告诉我妻子临死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出轨?这已经不是“雪上加霜”可以形容的了,这完全就是要把他往死里整啊,相比之下流落火星、被追杀、打怪兽都算小事了。而且这种事也不是只出现在电影里,有个韩国人就是确诊后不肯上报路径,原来是害怕别人知道他出轨了。电影最后揭晓疫情的根源,是人们驾驶推土机开垦林地,导致蝙蝠失去了家园,一路飞到了一个猪圈。猪吃了蝙蝠掉下来的粪便,厨师和猪接触从而感染病毒,然后又去和贝丝握了手。人类破坏环境,然后就阴差阳错地感染上了疾病,这就是因果循环。有人说,每一次病毒爆发都是大自然在保护自己。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最戏谑的是,开垦林地的推土机就是贝丝工作的公司制造的。她被感染了,和她一起去香港出差的公司高管也被感染了,还连累了她的儿子和前男友。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米奇和女儿不是那所公司的员工,所以大自然饶了他们一命。破坏环境肯定是要遭报应的,只不过现实中遭报应的速度不会像电影里这么快罢了。有一个村因为传染病死了很多人,刘峰(黄经汉饰)为了救剩下的人,迫不得已绑架了流行病学家莉奥诺拉(玛丽昂·歌迪亚饰),叫世卫拿疫苗来交换人质。值得一提的是黄经汉是《黑暗骑士》的刘先生,而玛丽昂·歌迪亚是《黑暗骑士崛起》里的塔利亚·艾尔·古尔。世卫没办法,只好拿一箱疫苗来交换。你很难评价刘峰的行为对不对。绑架肯定是违法的,但刘峰的初衷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他从头到尾都没有伤害莉奥诺拉的打算,他只是想救这个村子。如果他不这么做,这个村子可能就会灭绝。但是世卫更狠,他们给刘峰的其实不是疫苗,而是注射了之后没有用也没有害的东西。同样的,你也很难评价这样对不对。一方面,救谁都是救,救这个村子也是救,救其它人也是救。但另一方面,如果世卫真的把疫苗给了刘峰,就肯定会有很多人效仿他通过绑架来获得疫苗。除此之外,有人入室盗窃也没人管,米奇打报警也没人接。因为全国几乎所有人都罢工了,回家避难了,包括护士、警察、消防员。甚至你拨打就会听到“报告死亡信息请按1”。设置这样一个操作是因为这个时候打的人中报告死亡信息的成了大多数,报告刑事案件的反而成了少数。报警电话号码成了“申报死亡专线”。美国政府会向人们分发食物,但是僧多粥少,所以领到食物的人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会被其它人抢。超市没有工作人员,人们哄抢各种商品。收垃圾的人也罢工了,大街小巷堆满了垃圾……当然,这部电影也并不是全都是负能量的情节,也有很多正能量的情节。米尔丝就是一个鞠躬尽瘁的医生。她得知自己被感染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给酒店前台打电话问哪些人进过她的房间。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治疗,而是想着有哪些人被自己传染了。出现疫情后,她就赶紧为搭建临时病床而奔波。结果没过几天她就躺在了自己搭建的病床上。她自己都要死了,还把外套给旁边的病人,贡献到最后一刻。还有另一名医生艾丽,她想到虽然研制出了疫苗,但做临床实验还要几个星期,所以她为了加快进度选择了拿自己做实验。还有乔瑞的男友对她不离不弃,三番五次想和她见面都被米奇阻止了,终于等到接种疫苗后正大光明和她在一起了。如果通篇都是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大爱和温情,奉献和感动,会让人觉得虚假做作,而且还有美化灾难的嫌疑。如果全是黑暗的人性,无良的勾当,社会的阴暗面,又会显得是为了黑而黑了。正是因为有人打砸抢烧,有人发国难财,有人趁火打劫,才衬托出米尔丝、萨斯曼、艾丽等人的正直、善良、无私。正是因为大多数人只顾自己的安危不在乎他人的感受,更加显得米尔丝、萨斯曼、艾丽他们坚守良心的难能可贵。正是因为体验了黑暗的惊悚,我们才明白光明有多么美好。正是经历了灾难,才让我们更加珍惜安居乐业的来之不易。朝暮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