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香皂哪去了
昨天,到商场、到公园等连去了几家公共场所,发现了一个普遍的奇怪现象,这几个地方的洗手间里普遍没有洗手液(香皂)了,这是为什么?
不用往前说太长时间,一个月之前吧,这些公共场所洗手间里的洗手液(香皂)等都是必备的,而且准备得都特别充足,只要是营业时间,不管什么时候去,都能保证到位。
在一商场,我还以为用完了,没来及补充呢?过了半个小时之后,我发现仍然没有补充,后来发现不是没补充,干脆就是没有。没有见到工作人员,无法直接去探寻原因。
作为公共场所,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这几年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有的不仅备有洗手液(香皂),还备有消毒液之类的,包括纸巾什么的都很充分,现在为什么说没就没了呢?商场也好,公园也好,不至于差这几个钱吧!
以前没太注意这方面的事情,最近连续到了很多公共场所,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洗手间什么也没了,洗完手只能甩甩就走了。
说不定与疫情防控有关,现在是“乙类乙管”,也不是放任不管,有些要求像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都没变吗?从理论上讲,是这个道理,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观察不难发现,随着前段时间疫情峰值的回落,单位也好、个人也好,似乎没有疫情防控的意识了,有的已为躺平了,有的则认为疫情过去不会卷土重来了。不说别的,就说公共场所洗手间的洗手液(香皂)吧,都退出了舞台。实际上,这是最不应该的,即使没有防控,保障这些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讲究卫生人人有责,怎么讲究,对于个人不可能随时携带洗手液什么的,公共场所都不提供还怎么保障讲究卫生。
疫情过去了是好事,是大家的期盼,让社会充满“烟火气”是大家的心愿。可是,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况且现在伤疤还没有完全好,疫情这几年给我们折腾得轻吗,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少吗?大家心里都有数,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当然,这几年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在预防疾病方面,像勤洗手就是一条成功经验,这样好的经验就要坚持,坚持就是按照标准的洗手方法去洗,尤其是便后的洗手就需要洗手液(香皂)之类的彻底洗一下,没有这些怎么彻底呢?
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有些要求马上全下马,“乙类乙管”不是不管,更不是躺平。实践也告诉我们,越是预防工作做得好,免疫力抵抗力越强,越不容易“中招”。
必备的生活设施该保障还是要保障,对于公民来说也要遵守好相关要求,不能祸害损坏,也不能浪费,要像爱护自己家的财产一样爱护公共物品。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的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