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草莓栽培技术
01
1、每亩栽植草莓株,浆果产量千克,平均每株吸收氮3g、磷0.6g、钾3.5g,亩吸收量为氮24kg,磷4.8kg,钾28kg。
2、在果实膨大期、采收始期和采收旺期吸肥能力特别强。因此,在这几个时期要适当追肥。
3、磷的作用是促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果实产量。磷过量,会降低果实的光泽度。在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追施钾肥和氮肥比施磷效果大。因此追肥应以氮和钾为主,磷肥应在基肥中施用。
4、草莓不耐肥,易发生盐类浓度障碍。春香和宝交早生等品种,对速效化肥特别敏感。
底肥:集中使用菌肥kg、速效化肥要与植株有8-10cm距离,底肥应该选择硫酸钾型平衡肥15-15-15或17-17--50kg。
栽培定植时期:一是花芽分化以前定植,即8月下旬9月上旬前后;二是花芽分化以后定植,大约在10月上旬。一般北方地区于花芽分化前定植为宜。
一般有2个覆膜时期,即秋季栽后越冬前或早春萌芽前。在寒冷地区,以越冬前覆盖更有利,一般在日平均温度为3℃~5℃时进行。覆膜过早,易出现沤叶现象,使叶片变色;覆膜过晚,草莓植株易受冻害。
根据长势多次追肥(约7-10天施肥一次):
20-20-20、17-17-17(苗期、花期);
14-14-30(膨果转色期)。
02
1、红心根腐病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由一种疫霉菌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由病土和病苗传播。
草莓田里土壤温度低,湿度高易发红中柱根腐病,6--10℃最易发病,高于25℃则不发病。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易发病,低洼地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
防治措施:起垄降低湿度、提高温度、以菌治菌、对症药剂(杜邦克露、甲霜恶霉灵)。
2、草莓白粉病的症状
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80%以上,但雨水对白粉病有抑制作用,孢子在水滴中不能萌发。
治疗剂:大水喷施(叶片流下水滴)、苯醚甲环唑、戊唑醇、醚菌酯等。
3、炭疽病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病菌生长适温为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菌。
治疗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
4、灰霉病
发育适温20-23℃,对湿度要求很高,一般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
治疗剂:烟酰胺、嘧霉胺、扑海因。
5、缺钙
叶片皱缩,顶端不能展开,果实形成僵果,表面布满种子,或者果实变软,影响品质。
预防办法:防止土壤酸化、土壤撒施钙肥(生石灰)、叶面喷施钙肥。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1.砂糖橘施肥管理
2.大棚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梁军阳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