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迷失与寻找上
从罗马坐火车抵达佛罗伦萨时已是傍晚,住的民宿房东也是个单身女人。
选择伊莎贝拉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她家有辆可以免费使用的自行车,可以解决我佛罗伦萨当地的交通问题。定从罗马去佛罗伦萨的火车票时才发现佛罗伦萨有三个火车站,去之前跟伊莎贝拉确定了哪一个火车站离她家最近。她很热情,知道我第一次去佛罗伦萨,怕我走错路,亲自开车来火车站接我。
可火车站网络信号实在太差,下车后发现手机根本打不通。还好火车站不大,我拖着行李围着火车站找了一圈,终于在火车站的后门找到了她的白色小包车。
一辆很复古的欧式小包车,空间很小,只能坐得下两个人。她带我在佛罗伦萨的新城里转,告诉我哪个方向是哪里,一路开得很慢,介绍的很热情。只是我刚下火车,头晕晕的也没太记路,只记得一路上后现代的建筑,让我对这个古城有了全新的认识。
伊莎贝拉家很漂亮,四室两厅,房间到处都是鲜花,装修的很文艺清新,看的出来伊莎贝拉是个浪漫的人。房间的钥匙还是那种古代欧洲宫廷钥锁的样子。
我在佛罗伦萨租下的房间装修是属于古老的宫廷风,虽然不大,但公主床的软度,玻璃花的窗棱和墙面设计,白色的公主纱,完全符合我对于欧式宫廷风的全部想象。并且这样的房间只要块人民币一晚,真的性价比很高。
伊莎贝拉告诉我,这几天她的房间都已定满,但她特地留了这间公主房给我,因为我是个中国女孩,也是第一个来她家住的中国女孩。
她给我介绍我的隔壁住了一对来自美国的情侣,另一个房间还住了个从非洲来旅行的男孩,另外明天她还有个来自印度的朋友要来家里住两天。听她这么一介绍,感觉她小小的房子里面似乎是住了一整个世界的朋友!
住民宿最大的好处是有厨房,有冰箱,冰箱里的吃的都可以分享。虽然只住几天,但却感觉好像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突然有了另一个家。
02清晨,跟伊莎贝拉借了自行车,带着帽子,迎着朝阳出发了。佛罗伦萨的小镇早晨很安静,只有垃圾车工人这么早会出现在路边。穿着制服的大叔对我微笑挥手示意,我也回以微笑。继续骑着老式自行车在干净清爽的街道穿行,风把我的白色棉布衬衣和裤腿都吹的哗哗的,突然觉得在佛罗伦萨的小街道里长出了翅膀。
路边站着一对刚出门的花白头发老头老太太,老太太正带着老花镜给古老的门吃力的扣上锁,老爷爷看着我微笑举帽颤巍巍的打招呼,我也取帽向他优雅的问声早安,他的眼神里闪烁的惊喜与美好把阳光也更照亮了些。
骑着老式自行车,慢悠悠的走,没导航,凭着前一天晚上伊莎贝拉带我走的记忆往老城里去。沿着阿诺河,看着河上一座座精致的桥在河面的倒影霞光粼粼,是我想象中的佛罗伦萨。
进入古城,路过一个室外的咖啡馆,空旷的太阳伞下坐了一个满是络腮胡子的老爷爷,带着蹭亮的眼镜,倚着栏杆专心致志的看着密密麻麻的意大利报纸,桌上摆着热狗和咖啡。我被他盘子里晨光照着的热气腾腾的热狗吸引,突然想起还没吃早餐。于是锁好车,要了一份三明治加果汁。坐在满满的阳光里,拿出攻略,研究一下地图,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是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似的。
吃完早餐,跟白胡子老爷爷微笑告别,继续踏上我的探险之旅。没刻意的目的地,慢悠悠的在佛罗伦萨狭窄的石板小路里骑着车。老街两边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是古老与现代的融合。
03路过一个博物馆字样的地方,门口的招牌很异样,于是走进去看看。一进门就被门口的印第安部落雕像吓到。一个人睁着极大的眼睛,头上插着羽毛,周身赤裸,只腰上系着一块兽皮,样子好像看到猎物一般,有点凶。出于好奇来到这个不知名的奇怪博物馆,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就连管理员都不知道跑去哪了,也没人收费。于是悄悄的爬上楼梯,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博物馆有三层楼,第一层是一些仿文物的售卖及展览区域,第二层是一些古老的印第安人的生活器皿展览。而第三层则是各种看不懂的羽毛做成的印第安服饰。
那些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印第安人在这里被做成与真人同等大小的雕塑模样,穿的衣服,手里拿的工具,连脸上的细微表情都很逼真。可惜印第安文字和意大利文都看不懂,所以也无法理解实际这些器物都是做什么用的,只能靠想象去猜测这些器物在原始时代的用处。
很多宗教仪式用的一些器皿做的精致有趣,铜器、银器,都保留的很完整。回归原始社会,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的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很多仅仅为了仪式而留存的器物。这些精致华丽的器物记录了那段曾经蒙昧无知的历史。人们总是更愿意敬奉那些看不见的神明。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欧洲的文艺复兴才带来了真正以人文为本的新时代。
但其实在印第安博物馆最大的收获却并不是这些来自印第安的古老物件,反倒是楼梯两旁奇奇怪怪的画。特别是其中一幅穿着古代中国长袍的人物画。这幅古画初看就觉得与其他的画风都不同,再仔细一看署名竟然是中文,应该是唐朝年间的。一堆印第安艺术品里突兀的放着一副来自中国的古画,是件挺诡异的事情。成色很有些年头了,约摸应该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真迹。这样一副画出现在这里,只能让我想起那段中国被掠夺文化的历史。
然而对于这种异族文化的特殊传播方式,我觉得其实也是好的。无论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只要能留存下来,就是永恒的,并不会因为它被留存的地方就被篡改了出处。就像这幅中国的古画出现在佛罗伦萨的印第安博物馆里,所有看到的人,都不会否认她是一幅来自中国古代的画。
04逛完博物馆,觉得有点渴,看到一家长的像邮箱的报刊店,室外的木架上放着一盒盒新鲜的草莓,红艳欲滴。报刊店老板说这草莓是他们从牧场早上摘来的,纯天然可以直接食用。于是抱着一盒牛皮纸袋的草莓转到佛罗伦萨的地标性建筑物—百花大教堂脚下。找了家抬头就能细细品味教堂上百花的室外咖啡馆坐下晒太阳吃草莓。结果还没吃一会儿,一个制服男就走过来跟我说:“小姐,您好,您不能坐在这里吃草莓,这里是消费区。”
这个时候如果起身走人,实在太煞风景。不就是消费吗?一杯咖啡的钱我还是付的起的。于是跟那制服男说:“您好,那可以给我看一下菜单吗?”
看那制服男本来一副趾高气昂要赶我走的气势瞬间缓和下来也是挺有意思的。一听我要点单,他又不好意思马上换脸,于是就叫来了另一个制服男来帮我下单。另一个帅帅的服务员递给我菜单的时候,小声跟我说着抱歉。原来刚才那个要赶我走的是这家店的老板。他为他老板的无理向我道歉。
喝着醇正的意式咖啡,吃草莓,仔细观赏古老的百花大教堂上形态各异的图案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大教堂门口的旅行团们像走马灯一样围着整个大教堂游走,团团簇簇,游客们背着大包小包的围在导游身边听讲解,真辛苦!比起多看一个景点,我还是想多晒晒太阳,顺便多听几个不同版本的讲解也不错。
正准备拍段视频录下这美妙的时刻,制服老板又跑出来了,“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让吃草莓。”
“为什么啊?我已经点单了啊!”我很不解。
“可是我们这里不能吃外带食物!您要是继续吃就请离开!”
“可我的咖啡都还没喝完啊!”真是店大欺客,整个露天的咖啡馆就我一个人坐在外面,草莓又不是有很大味道的食物。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他破坏了,果断结账走人。
服务场所,首先第一位的是要考虑顾客的感受。消费没有愉悦感哪来的顾客呢?
抱着我的草莓,围着百花大教堂随意转转,几个进出的关键出入口都在排队。索性在露天找个人少的躺椅坐下来,看街头艺人唱歌、拉小提琴、吹萨克斯。
05一个场景的音乐是很重要的。风情这种东西不仅靠这百年不朽的建筑营造,更多是这个建筑下的人和事。在欧式教堂下听一曲正宗的萨克斯风小夜曲才是真正当地的风土人情。
音乐作为一种即时性的艺术表达情感往往最生动,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感情气氛下演奏会有不同风格。街头艺人因为被越来越多的路人围观欣赏而演奏的更加动人。几分钟动情的世界名曲,虽不是什么演奏名家,但却传递出了真正的欧洲风情和人文精神。这样的美事是用门票买不了的。
古代人类修葺华丽的教堂,是一种寄托宗教信仰的表达。将自己对于神灵和美好世界的向往都用在建筑的艺术建造中。历经岁月,这些建筑沉淀出的美在不同的岁月里都能在不同信仰者的眼中得到验证。但建筑终究是死物,只有人才是使一切生动的来源。
最初的音乐就是人类通过用各种不同乐器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音乐也是最灵活的,可以独生,也和所有其他形式的艺术搭配产生融合效果,使人进入更纯粹的艺术世界。
墙角下几个人在画画,偷瞄几眼是在画墙壁上的花。百花教堂为什么叫百花,因为它的墙壁上真的有几百种不同形状的花。仔细的围着墙壁分辨记忆,每种图案的花色都不同,感叹古人的艺术造诣之精细。游客们大多拿着相机手机咔咔的拍照,也有少数人是拿着纸笔仔细的记忆并描绘着这些花的图案。
画画最初对于美的表达大致也就是这样吧!并不一定要修炼成什么技艺,而只是想要创造一种与喜欢的风景或想象的画面之间的连接。为了更逼真的展现自己所感受到的美,追求画艺的人们不断精进自己的绘画水平。于是才有那么多追求这种艺术表达的画家。我相信每一个能创作出好作品的画家也一定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感情融入绘画才能创作出被更多人欣赏的作品。
其实就艺术而言,无论是文字、音乐、摄影、绘画还是建筑等其他形式,都是作者在尝试着与这自然尘世中真善美的东西建立某种连接。希望通过艺术表达来留存住某些转瞬即逝的情感或是美好的瞬间。
时光一直在流逝,所有人类创造的历史辉煌终将成为过去。古罗马帝国盛极一时,统治整个欧洲,可最终还是消失了。一代又一代的帝国,或上千年,或上百年,终究都会被新的朝代取而代之。到漫长的自然世界里去看看所有故事必然的结局,都是结束。
那些所有人类用尽一生追求的功名成就,最终都会在时光里消失无踪。而只有真正的艺术才能永恒。也只有真正的美才可能在千变万化的时间里历久弥新。
所有能传达真善美、表达纯粹情感的艺术才是值得世世代代的人类孜孜不倦去发现和传承的。
临走,我将剩下的半盒草莓送给了两个在画百花的外国女人,两人挺惊喜。看着她们笑,我也笑了。
分享总是可以让自己更快乐的。
06抬头看一眼这个贯穿整个14世纪才修建而成的哥特式大教堂。门口已经很多人在排队,犹豫很久,还是决定去这个华美的建筑里一探究竟。整个教堂周围有三处都在排队,每一队都是至少2-3小时的等待。一队是上钟楼的,另一队是上屋顶的,最后一队是进教堂里面的。我放弃了爬世界上最大的圆屋顶,而是去了整个教堂最高的钟楼上。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总是喜欢去找一个最高处看看。
爬上通往大教堂顶端的级台阶,而狭窄的楼梯只能容许一人上下,原来这才是最终导致需要排队的原因。暗黑的旋转楼梯爬了很久,才到顶,站在佛罗伦萨最高的钟楼去俯瞰整个砖红色的城市,欧洲的建筑风情有时可能就在于这种旧旧的复古情怀。
站在高处看整体和站在楼下看的感受是很不同的。站在教堂底下,会很仔细的看教堂上的每一个图案,每一笔色调。会惊艳于整个建筑的庞大和精细。而当站在这座建筑的顶端时,往往就看不到这个建筑本身了,大片红色的房子,整齐划一的协调美,而不是某一个建筑的细节美。这就是整体与个体的区别了。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风景永远都是不同的。于高处,能看的更远,却看不清细节。
07从百花大教堂出来,开始用之前在房东家的定位往回走。骑出旧城后,寻找传说中的老桥,正巧遇上夕阳,是阿诺河最美的时候。
但其实阿诺河上有很多的桥,老桥只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座,只因为这个桥背后的故事而出名。更多没有故事的桥在整条河上,无人知晓。
一路沿着导航往前骑行。上坡下坡,骑了很久很久,走到一个我之前从没到过的地方。心里开始犯嘀咕,似乎早上骑车过来的时候并没有经过这些地方。一边骑一边想,也许是走的远了,回去走的是另一条路吧!于是继续走,不知不觉走到了位于城市东南边缘的圣十字广场。超大的广场,更像是一个露天游乐场。看到一个当地的游泳俱乐部,水很清,人倒不多,篮球场上打篮球的少年们很有街头篮球的范儿。
不知不觉走进佛罗伦萨的新城,在这样一个历史底蕴的古城里现代人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沿途都是运动场所,有专门跑步的地方,还有一块块被划分出来健身的地方。他们的运动种类真的很多,一些从没见过的球类运动、铁饼、器械,有两人玩的,三人玩的,各种各样的体育竞技类游戏。沿着河边走边看他们玩一些我从未见过游戏,很有意思,很多年轻人玩的不亦乐乎,完全不像国内户外健身的地方,只看得到老年人在玩。
路过一个学校,门口是一个很大的广场,一开始还以为是体育场。走进去看,也是一块块运动的场所。绕过广场走到里面发现一排排教室,刚想趴在教室窗户偷看下里面是什么样子,突然下课铃声就响起来,一群的穿着漂亮校服的女孩和帅气小鲜肉们蜂拥着冲将出来。男生们抱着篮球、滑板,女生拿着排球,往广场跑,那画面真是青春啊!这些孩子们放学了全跑出来运动,感觉佛罗伦萨的新城真可以叫作“运动城”了。
马路上没有太多的汽车,整个城市大部分的人都是骑自行车的。傍晚的时候正好遇到一场马拉松比赛,选手们也不知道是比赛还是试跑沿着马路跑了一群。这一切都让这个城市显得无比年轻与活力!
不知不觉在新城里骑行了很久很久。直骑到一个火车站才发现我导航错了方向,原来我骑到了佛罗伦萨新城里最远的火车站....一看时间竟不知不觉已经骑了快两小时。眼看天将要黑,赶紧重新导航回去的路,发现方向却和我来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这意味着我骑回去至少还要两小时以上…瞬间奔溃。
但这个时候别无选择。不能搭车,也不能坐地铁,因为必须把房东的自行车骑回去。自己走错的路,怎么错的就得怎么爬回去....
08游玩的时候完全没有发现已经骑行这么久了,腿上的酸痛在要返程的时候才开始反应。回去路上一直在下坡,才发现之前一直是在上坡。原来佛罗伦萨的新城是建在山上的,曲曲折折,来的时候只顾看风景竟完全没注意到。
天越骑越黑,从累骑到了奔溃...真不知道来的时候是怎么来的。山城里,信号也很差,时断时续,加上骑车的时候又不方便看手机,经常骑错路。骑了很远,导航才反应过来,于是又重新找方向。天越黑,路上的人也越少,汽车开始多起来。
磨磨蹭蹭骑到小区附近的时候已是半夜,精疲力尽一看时间才发现我已经连续骑了五六个小时...本来一天文艺的慢生活旅行硬生生被我彻底变成了自虐骑行。可能也是被这个城市爱运动的人们感染了吧!
这场佛罗伦萨迷失并没有就此结束。骑到小区附近才发现,伊莎贝拉小区的房子在晚上看起来都长一个样子,而粗心的我昨晚被她直接开车接进来的时候竟然也忘记了要记她具体是哪一栋,几门几号…而手机这时的电量已经无法支撑我打电话给她了。
深夜,小区里一个人都没有,连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
努力回忆她前一晚带我来的场景。似乎是要路过一个转盘,然后要路过一个小喷泉。好不容易用模糊的记忆找到了那个转盘,结果发现这个转盘竟然有六个出口。完全想不起来她当时究竟是从哪个出口出去的。于是只能用最傻的方法,一个个试,这种深夜12点在骑行到精疲力尽之后还在一个个转盘打转的经历我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吧!
没有地址,唯一只有一张我早上离开时拍的她家门口模糊的照片。
本来一个小区而已应该大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就算一个个的找我也总能找的到的。可是,这次这个小区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所有的小区门口都长一个样,每个门口都和我的照片很像。
硬生生的找了快接近一个小时,每个路口都试了一遍,六个路口走完了都没有找到正确的路。真的彻底崩溃....飞速的在脑子里回忆每个岔路口,计算着概率问题,我想肯定是有什么地方走漏了。这时终于有一个女生走了过来,赶紧拿着手机的照片跟她问路,没有地址她也不知道,于是把我仅存的照片给她看,希望她能认出是哪一个小区。结果她说她也是外地来这的,也不熟。瞬间心里凉了半截。不过好在她认出了照片里的意大利文字,告诉我可以照着照片上的门牌号找,我可以再问问其他人。我的天,要是这个路上还能遇见个人就好了。深夜的佛罗伦萨新街街头,真的是连一个鬼影都没有,这么久我才算是遇到她一个。
我拜托她,一定帮我找找这个门牌号,因为佛罗伦萨的门牌号我实在看不懂,这大街上也找不到别人了。她看我实在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带我一起找,一边走一边跟我说,这里不同的街道都有不同的名字,都是有规律的。我就按照这个文字开头去寻找,先找到A开头的门牌号,然后再根据这个字母去一个个对。看我基本了解后她才离开,因为她住的地方门牌号开头是Z,跟我完全是两个方向。
找了很久,终于在凌晨1点找到那个能用钥匙打开的门!轻手轻脚回到家,所有人已睡下,我不忍心再去打扰伊莎贝拉,实在太累。轻轻关上木门,在我的小房间里的古老的蓝瓷浴缸里泡个澡,沉沉睡去...
故事未完待续.....
敬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