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怎么筛查看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列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和第4位。
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59.0/10万,居全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首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国家癌症中心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委托和指导,制定了《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
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乳腺癌筛查工作。指南的使用者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指南推荐意见的应用目标人群为中国40岁及以上女性。
(一)流行病学特征
问题1: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情况
◆我国女性乳腺癌负担重,是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地区、年龄差异
◆我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地区、年龄差异
◆我国女性乳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近年来有所升高
城市乳腺癌发病率(54.3/10万)高于农村(33.6/10万),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位列东、中和西部地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1位、第1位和第2位。
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50~59岁之间。
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为16.6/10万。居全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谱第4位。
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12.2/10万)高于农村(8.4/10万),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城市和农村分别位列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第3位和第6位。
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分别位列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4位、第4位和第5位。
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年女性乳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84.9%和72.9%
问题2: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危险因素
◆部分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乳腺癌发病风险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特定的月经生育因素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大量饮酒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保护因素
◆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1.目前研究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如下:
(1)良性乳腺疾病:部分良性乳腺疾病(例如乳腺囊肿和乳腺上皮不典型增生等)患者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无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的1.04倍。
(3)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
(4)月经生育因素:①初潮较早或绝经较晚与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有关。②未经产与初次妊娠的年龄较晚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③人工流产或2次以上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5)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人群患乳腺癌风险为正常人群的3.34-5.33倍。
(6)基因突变:具有BRCA1/2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及其他癌症的风险增加。
(7)肥胖:脂肪含量最高的人群患乳腺癌风险是脂肪含量最低的人群的1.44倍。
(8)生活方式因素:①饮酒人群的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②吸烟人群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
(9)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包括照射时的年龄、照射持续时间和辐射剂量等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
2.目前研究已明确的保护因素如下:
(1)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12个月母乳喂养可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26%,累计母乳喂养较长时间,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
(2)体育锻炼: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与缺乏体育锻炼的女性相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下降12%。
(二)结局和定义
问题3:筛查相关乳腺癌病理分型和TNM解剖学分期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包括:①非浸润性癌:导管原位癌、小叶原位癌;②浸润性癌:浸润性癌非特殊型浸润性小叶癌、小管癌、黏液癌等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会TNM分期系统(第8版),乳腺癌分为0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原发性肿瘤(T);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
问题4:乳腺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定义
◆乳腺早期癌指肿瘤直径<2cm,同侧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且无远处转移
◆乳腺癌前病变包括小叶肿瘤(不典型小叶增生)、柱状细胞病变(扁平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问题5:筛查危害
◆筛查的危害是指与未筛查相比,个人或群体在参与筛查过程中产生的任何负面效应
◆过度诊断是指发现一种病变,即便它没有被诊断,也不会导致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增加
假阳性是指根据筛查结果而推荐进行后续其他诊断性检查(包括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或组织取样检查),但在其后1年内未查出乳腺癌的情况;以及部分被诊断的恶性肿瘤,即使未接受临床治疗,终生也不会死于该恶性肿瘤的情况
◆假阳性结果导致的压力:筛查个体得到假阳性结果后由于压力导致产生的焦虑、抑郁、沮丧等负面情绪
◆其他:乳腺X线检查所带来的躯体不适或疼痛导致人群筛查依从性降低
◆假阴性漏诊导致的负面效应
(1)筛查的危害:乳腺癌筛查的危害包括过度诊断、假阳性结果、患者焦虑和不必要的治疗及其风险。乳腺癌筛查最严重的危害是过度诊断、假阳性结果
(2)过度诊断:筛查的过度诊断是指通过筛查手段发现的早期癌症患者,其中部分癌症并不会继续生长、转移并导致患者死亡。过度诊断会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及癌症诊断和治疗的心理负担及其他后果。在所有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中,过度诊断率从≤10%到50%不等
(3)假阳性结果:增加假阳性风险的因素包括:年轻、乳腺密度高、乳腺癌家族史或个人史、既往乳腺活检、正在使用雌激素、较短的筛查间隔、未与之前检查结果对比以及放射科医师个人的过度解读倾向
(4)假阳性结果相关性焦虑:乳腺X线检查结果为假阳性后的焦虑
(5)辐射:一生中辐射诱导恶性肿瘤导致的女性死亡率为6/10万
(6)不适:由于需要挤压乳房以获取满意的图像,可引起不适或疼痛
(7)假阴性结果导致的负面效应:由于筛查的手段对于乳腺癌检出概率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
(三)筛查人群风险分类
问题6:一般风险人群定义
◆推荐意见: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风险人群(见问题7)以外的所有适龄女性
问题7:高风险人群定义
◆推荐意见:高风险人群:符合下列(A)、(B)和(C)任意条件的女性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
A有遗传家族史,即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2)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
(3)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
(4)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注:一级亲属指母亲、女儿以及姐妹;二级亲属指姑、姨、祖母和外祖母。
B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月经初潮年龄≤12岁;
(2)绝经年龄≥55岁;
(3)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病史;
(4)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5)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型或致密型。
C具备以下任意两项者:
(1)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4个月;
(2)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活产年龄≥30岁;
(3)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不少于半年;
(4)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2次。
(四)乳腺癌筛查起始年龄及筛查频次
问题8:乳腺癌筛查起始年龄
◆推荐意见:对于一般风险人群,推荐从45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对于高风险人群,推荐从40岁开始进行乳腺癌筛查(强推荐)
问题9:乳腺癌筛查频次
◆推荐意见:对于一般风险人群,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对于高风险人群,推荐每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强推荐)
(五)筛查措施
问题10:单独使用乳腺X线检查筛查效果
◆推荐意见:对于一般风险人群,可考虑使用乳腺X线检查进行筛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对于高风险人群,不推荐单独使用乳腺X线检查进行筛查(强推荐)
问题11:单独使用乳腺超声筛查效果
◆推荐意见:对于一般风险人群,推荐单独使用乳腺超声进行筛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对于高风险人群,不推荐单独使用乳腺超声进行筛查(强推荐)
问题12:乳腺X线检查联合乳腺超声筛查效果
◆推荐意见:对于致密型乳腺的一般风险人群,推荐使用乳腺X线检查联合乳腺超声进行筛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对于高风险人群,推荐使用乳腺X线检查联合乳腺超声进行筛查(强推荐)
超声联合乳腺X线检查,无论在致密型乳腺人群还是高危人群中均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一般风险人群在经济能力较好地区可考虑使用乳腺X线检查联合乳腺超声进行乳腺癌筛查。
问题13:单独使用乳腺核磁筛查效果
◆推荐意见:对于一般风险人群,不推荐使用乳腺核磁筛查为常规筛查(强推荐)
◆推荐意见:对于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可考虑使用乳腺核磁筛查,但不推荐作为筛查的首选方法(强推荐)
(六)筛查组织与管理随访
问题14:乳腺癌筛查组织流程
问题15: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问题16:筛查结果管理与随访流程
推荐说明:
X线评估:①对于BI-RADS1类和BI-RADS2类:无需特殊处理。②对于BI-RADS3类:建议在此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复查。如果病灶保持稳定,则可继续随诊;2~3年随访无变化者可以降为BI-RADS2类,如果随诊过程中病灶消失或缩小,可直接评估为BI-RADS2类或BI-RADS1类。若随诊过程中病灶有可疑发现,应考虑活检。
超声评估:BI-RADS3类病灶,建议3~6个月时行复查,2年随访无变化者可以降为BI-RADS2类。③对于BI-RADS4a类:可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活检。④对于BI-RADS4b类:可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可进行活检。⑤对于BI-RADS4c类和BI-RADS5类:可进行活检。⑥对于单项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检查或超声)评估为BI-RADS0类:建议加做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联合诊断。例如:致密型乳腺女性的乳腺X线检查结果,当发现不确定病灶时,归为BI-RADS0类时,有必要补充乳腺超声检查。
本指南对于规范我国现阶段乳腺癌筛查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预期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提升群体筛查获益,并最终达到降低癌症治疗成本,提升社会与经济效益,提高癌症筛查服务的均质化和同质化目标。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中国肿瘤杂志,石洪柱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内容
介入超声下乳腺结节穿刺活检并发症有那些?
甲状腺结节4类,什么意思,该怎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