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青春日记368自行车多如牛毛新同

  、自行车多如牛毛新同学十分热心9月25日(续)下午写两封信,一共二十分钟。一封给家里,一封给P。结果去买邮票和信封,跑了个多小时。又买了水桶、面盆、两个盅(一个无盖、一个有盖)、香皂、肥皂和香皂盒、肥皂盒各一、牙膏、鞋油、刷子、一瓶碳素墨、一个瓷碗、一个热水瓶、一支汤匙,一叠贺年片(寄P)、两块钱的邮票、三角钱的信封,等等,20元只剩下1元。吓人哪,那是父母的血汗钱!晚,给鹏、廖辉、涂涛、石明、帮科写信。为了不使二人多心,分开装寄。二石本可合二为一的。但小心点好,不要为一角钱削弱了我们的友谊,至少使人费解,甚至误解是不舒服的。同室的王涪阳,绵阳厂干部,23岁,准备结婚了。推荐来学工业企业管理,很热情,很知事,但不油滑,我们信得过他,称为老大哥。他很刻苦,很有事业心。我写信写日记的这两个小时,他一直在学机械材料和外语。我想到了P,本准备再给你写封信,但现在精神没了。明天再写吧。再见,我的L。晚9:45记成都,除了自然的差异、一望无垠的平原使我感到一些新奇外,我还有两个印象:一是自行车多如牛毛,二是成都人普遍讲礼貌。自行车高峰时,二十秒就可以挡住辆以上的车,我亲见此景。9月26日星期三晴,看见了一会儿太阳第一天在大学的生活就很有规律。早上跑步,晚饭以后,洗衣服。陶洪顺帮忙,很热心。陶洪顺,这个生长在长江边,三峡就在他脚下的小伙子,居然很多方面与我十分默契,除了气质有点区别外,别的方面都很相似:助人为乐、学习刻苦、为人朴实、不羡慕纸醉金迷的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爱好文学、打算搞点创作等等。下午,我带他到民族学院,2点出发,4点才到。在皮草经营中心去准备给P买书包,又到商场看拖鞋,无见;皮草正在盘点。见到冉晓华、龚剑雄、邓艳、胡敏、王莉、程仁惠、张冰、白光茂、陈祥明、吴廷安等同学。邓艳红人,当了班长,我去时,正在指挥他班搞训练。84级新生都在军训,搞三周。而武警人员(教练)中有两个与我是同乡,一起在艳处耍。龚二毛和冉晓华买了饭给我和陶。9点半才回校。赶28路Bus,他们送上车,一角六坐了半个多小时。又帮二位泸州同学(才到的——录入注:后来回忆,应该是何方和郭湘红同学)搬东西,与陶一起。助人为乐,人之美德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delvyou.com/fbfw/14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