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0岁bull三年级,阅读写

 

“道一中文”

“张念雯?成长之路”文集

年7月23日,第一次上课至今,张念雯同学进行了大量写作练笔,也阅读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和富有“情理”的经典现代文,本书撷取其中部分编纂而成。

卷首诗

亲爱的宝贝,我愿意

亲爱的宝贝

我愿意为你的成长离开故土,远涉沧浪的海

不舍不离,是澎湃

我愿意为将来的你,相守那三分馨小的宅院

有说有笑,不徘徊

亲爱的宝贝

我愿意化作一座远山,融入你描绘的画作

相守相望,是牵挂

我愿意幻作池边青苔,在你青春的印痕里胀去

有爱有泪,才填满

亲爱的宝贝,我真的愿意

无论贫穷、富有

无论困境、顺境

可以与你一梦到秦淮,一同长大

请允我与你一同感受腊月的刺骨与七月的骄阳

以你得到月光般的明眸善睐

请允我与你一同经历天河云霭与漫天罗雀

以你盛开得更为绚烂

永远爱你、支持你的妈妈

年5月20凌晨,于洛杉矶

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妈妈:

10是一个大数字,10岁是一个大日子。为了这个“节日”,您呕心沥血,忙了很长时间,我知道我让您很失望,可是,您要知道,我内心有多少感谢的话想对您说!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的乐趣;感谢您,使我懂得了感恩之心。是您,在我哭泣时让我懂得了生命的道理;是您,在我骄傲时让我谦虚;是您,给了我不求回报的爱!

第一次,第一回,第一笔,在纸上告诉您我内心的话!第一封感谢信,第一份温暖的爱,是您在信上给我的美好回忆。

今天,这个难忘的节日,我在信上写下了许多话,写下了内心的期盼……

您是我的太阳,雨云,微风,土地,给了我,这株“勿忘我”生命的力量。

妈妈,谢谢您!

张念雯

年6月1日

目录

卷首诗《亲爱的宝贝,我愿意》

《亲爱的妈妈》

第一部分生活写作

No.1《妈妈伤心的一天》

No.2《真正的爱》

No.3《爸爸的谎言》

No.4《吵架》

No.5《一根黑香蕉》

No.6《蚕思》

No.7《希望与坚持》

No.8《学车》

No.9《草莓酸奶》

第二部分文言诗词

No.1《诗经·关雎》

No.2《诗经·蒹葭》

No.3《离骚》《屈原传》节选

No.4《神女赋》《洛神赋》节选

No.5《行路难》《李白传》节选

No.6《将进酒》

No.7《蜀道难》

No.8《大鹏遇稀有鸟赋》节选

No.9《念奴娇·赤壁怀古》

No.10《专心致志》

No.11《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

No.12《美疢不如恶石》

No.13《不索,何获?》

No.14《将求于人,先下于人》

No.15《无瑕者可以戮人》

No.16《庖丁解牛》节选

No.17《借刀杀人》

第三部分“情理”阅读

No.1《把妈妈捐给你》

No.2《爱与哀愁》

No.3《有一种爱是索取》

No.4《我怕把你弄丢了》

No.5《龙眼与伞》

No.6《亲子树》

No.7《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

No.8《一条鱼的腾跃》

第一部分生活写作

用文笔记录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感悟,留下记忆的画面。

妈妈伤心的一天

一年级·张念雯

昨天早上,六点钟,我还在睡梦中,就被妈妈从床上拉了下来,穿上衣服,走下楼,赶去火车站。我和妈妈这么急是因为南京的婆婆生病住院了。但我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妈妈已经走下楼了。

火车上,妈妈不听地打电话,给大妈妈,给舅舅,给医生……当她安静下来,她突然哭出声来,泪如雨下,大姨妈在旁边安慰她,我也在旁边安慰了几句。

到了南京,医院赶。在医院病房里,我们终于见到了婆婆。她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睡着了。妈妈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这一天,妈妈真的很急,真的很伤心。妈妈真可怜,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妈妈放心地照顾婆婆。

年11月下旬,念雯外婆生病住院,妈妈回南京陪护,这件事念雯印象深刻,一路上感受到了妈妈内心的悲伤,由此有了她第一篇正式生活写作《妈妈伤心的一天》。

真正的爱

二年级·张念雯

我正在看电视,突然我看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广告。

广告上一位白发如雪的老爷爷,儿子来看他,他都不认得了。有时爷爷一走出家门就忘了这是他的家。还有些时候,他刚吃过饭,也忘了自己吃过了。这都是因为他得了老年痴呆症。

可有一天,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大家都开心地吃着饺子。吃完了,盘中只剩下一个饺子了。爷爷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把抓住饺子,往口袋里放。旁边的儿子惊讶地问:“爸,你干什么呀?”终于,爷爷开口了,“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

看了这个广告,我立刻哭了,我明白了什么叫爱。这老人忘了所有事情,可没忘了他儿子的爱好。我下定决心,不管任何人我都要关心他们。

我小时候,妈妈把我辛苦养大。我长大了,妈妈一天一天的变老。我一定要像妈妈养我一样去照顾妈妈。

爸爸的谎言

二年级·张念雯

“我”已经好久不去家里看看了,今天我给爸打了个电话。

老爸接到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喂?哦,原来是你啊……家里很好啊。”接着“我“问:“妈呢?她怎么样了?”爸说:“她呀,她去跳舞了,不在,哦,对,不在。”其实,妈妈已经躺在了病床上。可“我”不知道,还是不放心,又问:“爸,你呢?你在干什么呀?”爸爸说:“我呀,我在跟朋友聊天,没事,很好,很好。”其实,爸正在无人的街上步行。

接着,我又提了一个个问题,而爸爸一个谎言接着一个谎言回答着,只为不让“我”担心。

…………

望着这感人的一幕,我知道自己不能像里面那个“我”那样,不回家看望父母,我长大了要经常和看父母,或者让他们跟着我,就像小时候我跟着他们那样。

我暗暗决定,以后我绝不能让爸妈像这个老人一样孤独。

吵架

二年级·张念雯

昨天,在龚圣莹家吃晚饭后,我和她一起画画。

“我不想画了。”龚圣莹突然说。我的火气一下子冒了出来,为什么每次她都这样?做票,做盒子,画画报……每次都我一个人来做,而她只在旁边提意见,瞎指挥。

“你不画,我们怎么表演?”我大声对他说。

“为什么?这个主意是我们一起想出来的,为什么我不能表演?”她似乎也有点儿生气。

“美国都这样,你不做事就不能表演!”

听了我的话,她沉默了,双眼紧紧盯着我,我也盯着她,互相瞪视着。过了一会,不知怎么的,她转身冲出了房间。

看着她怒气冲冲的背影,我突然有点后悔,不应该和她因为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吵起来。我想追上去跟她说声对不起,但又觉得她现在肯定不会原谅我的。于是,我也只能专注于手中的画了。

过了一会儿,龚圣莹的妈妈和她一前一后的走了过来。阿姨来到我面前,看着我。

“Alasha,你不能这样,这是在中国,不是在美国,为什么要按照美国习惯来的?”

“你不能这样,你们是好朋友,是一个整体啊,不能总是因为这么小的事情吵架!”

…………

我知道了,她一定向阿姨告状了。当阿姨跟我说话时,她一直在后面盯着我,纹丝不动,我想,她一定还在生气。我慢慢低下头,留下了眼泪,但我努力不让她们看到。

是啊,阿姨的话说中了我的心思。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和而不同。我和龚圣莹各有各的特长,平时我很高兴和她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设计表演……这样和而不同的好朋友,我为什么总要和她争吵呢?为什么就不能相互忍让一下?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次吵架很“无理”,但她却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是念雯和圣莹一起上课期间的作品,主要源于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还有几个公益广告展开。

生活写作,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以此训练自我表达能力。这些稚嫩的练笔也一定会成为念雯成长的记忆,将来某一天,借助这些许文字,一定能让念雯回忆起成长的这段时光。

一根黑香蕉

二年级·张念雯

桌上摆着一根已变形、变黑了的香蕉。

那根香蕉原来是那么黄,那么大,那么香。可是,由于时间过得太快,我还来不及尝一下那黄黄的果肉,它已变成了那又黑又臭又软的一根黑香蕉。看着这根香蕉,我不由想到了自己。

妈妈一直认为我非常聪明,可爱,活泼,也很努力。但是,每次做事太快,一快,就会出错,比如昨天语文测验,虽然我是最高分93.5,但明明可以考97.5分,这就是因为太快,而不能把事做好。本来应该能做好的,最后却出乎意料。我想,应该还有许多例子。

这根香蕉如果它还那样黄,我不想吃了,还可以送给弟弟,获得笑声;送给老师,获得一声温柔的谢谢……可是,到了最后,它却只是变成了一根黑香蕉!

原来一切美妙的东西,也须要我们主动努力,主动付出,才能变得美好。

那一刻,我明白了自己的方向:花更多的时间字啊学习上,付出更多的专心,把人家夸自己的小聪明,变成好成绩。

这篇文章源于她家餐桌上放了很久已经变黑了的一根香蕉,笔者其时想让念雯体会的是:生活中处处都是文章,处处都可以拿来写作!随口就提到了眼前的那根黑香蕉,并以此构思了一个话题,自我展现了眼前这篇文章。

文章中的很多情理逻辑读起来有些奇怪,但这恰恰就是这个年龄层的小朋友的思维方式,想尽办法找到事物的联系,又不能恰如其分的准确把握甚至描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写作,恰恰能让我们以直观的方式,看到孩子思维发展的过程,以便我们更有效的引导。

蚕思

二年级·张念雯

中午,我正在书房做作业,突然听到妈妈在隔壁大叫道:“Alaysha,快来看啊,蚕蛾钻出来了!”我立即跑了过去,看到了以后每每想起来都让我十分感动的一幕。

在狭小的纸盒中,淡灰色的蚕蛾已经从洁白的蚕茧中钻出来了,她正爬在蚕茧上产卵。只见她那肥大的肚子左边扭一下,右边扭一下,圆圆的肚皮用力收缩,挤压出两三粒生命的种子,慢慢地,布满了洁白的蚕茧。

她似乎听到了我们惊奇的声音,开始不停地扇动小小的翅膀,发出“噼啪”声,试图威吓我们这些“敌人”。她头顶上那两只触角尽力伸直,像妖怪头上长了两只小手,不断挥舞着,努力吓退一切的威胁。正像法布尔所说的那样:“昆虫努力扇动翅膀的时候,是为了保护自己。”蚕蛾应该也在努力保护自己生命的种子不被伤害吧!

蚕茧已经布满了淡黄色的蚕卵,鼓鼓的肚皮也已经塌陷下去,小了一大圈。她太累了,似乎满头大汗。她伸出前腿,慢慢地擦去额头的汗水,好像要积攒每一分力气,去挤出最后的生命的种子。

当最后一粒卵点缀到蚕茧上时,蚕蛾已经精疲力竭,她耗尽了所有力气,完成了生命的使命,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翅膀无力地搭拉在盒底,等待死亡的来临。想到最后能做的只能是等待死亡的到来,她内心充满了悲伤。

歇了一会,她抬起头,看着密布在蚕茧上的小宝宝,它们是那么美,就像宁静夜晚悬在头顶的一颗颗明星,又如一粒粒经历生命的磨砺孕育而出的珍珠。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小宝宝已经孵出,热情地向自己打招呼。刹那间,心头那一丝悲伤消失得无影无踪,慢慢地弥漫起一股浓浓的喜悦……

这一刻,她完成了繁育种子的使命,充满了生命的感动。

本篇是去年六月,其时念雯二年级,某次上课,一见面,她就兴奋的告诉笔者告诉笔者别人送她的蚕已经破茧而出开始产卵啦。看着她兴奋的样子,笔者临时决定,放弃原来的内容计划,转而一起讨论写一篇关于蚕的文章。

本篇构思过程中,确定叙事层次、叙事断层、每个层次的“单点成段”构思。等等,都是念雯自己完成,笔者主要引导念雯情绪判断,提醒其层次的完整性,尤其是“神欲”层,至于那些具体的想象,大部分由她自己赋予。

“就像宁静夜晚悬在头顶的一颗颗明星”,此句是念雯自己的想象;“又如一粒粒经历生命的磨砺孕育而出的珍珠”,此句是之前课上给他读了一篇林清玄小散文随笔中核心情理。

这是一篇让所有读过的读者都足够“惊诧”的精美小散文!

希望与坚持

三年级·张念雯

两年前,婆婆生病住院了,全家都六神无主,而今天,家中依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婆婆奇迹般康复了!

两年前的一个清晨,我正睡得朦朦胧胧时,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喂喂……怎么会这样?”紧接着,我就被妈妈弹醒,穿衣,洗漱……迷迷糊糊中,我随着妈妈上了火车。在火车上,妈妈不停地给舅舅、医生打电话,语气中透着焦虑,就像那同样焦虑的眼神一样。

两个多小时后,医院,妈妈一进问医生,“情况怎么样了?”而医生带着一脸的无奈,用一种宽慰的语气告诉妈妈,“情况不是很乐观,脑中风,你们去看看吧。”

我跟着妈妈冲进了婆婆的病房中,舅舅、姨妈、表哥、表弟等,他们都在里边守着婆婆,婆婆一脸痛苦地躺在床上,最终不时发出“嗯嗯”声,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鼻孔中插着输氧管。妈妈忍不住跑到阳台上痛哭起来。谁也没有想到婆婆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敢想象婆婆将来的命运会怎样。

一个多月后,婆婆出院了。我再次看到她的时候,她坐着轮椅,面色依然苍白,全身几乎都不能动,只有手指可以微微颤动几下,眼睛半眯着,有气无力。看着她那可怜的样子,我从心底感到难过。然而,当我们对婆婆未来几乎绝望时,婆婆自己却对以后满怀希望,相信经过努力锻炼,一定会康复,一定能像正常人那样独立走路,独立照顾自己……

为了这希望,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婆婆每天都坚持艰难地举手,握拳,伸开……反复进行这些枯燥的动作,常常一做就是一个多小时;每天下午,她都坚持与保姆去楼下小花园散步,尽可能自己拄着拐杖练习独立走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奇迹终于出现了!婆婆可以独自迈出生病以来的第一步,她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可一个连医生都意想不到的奇迹!

今天,婆婆依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各种枯燥的康复训练,她已经完全可以靠自己散步,爬楼梯,洗脚,洗澡,甚至还在绣十字绣呢……我们都对婆婆完全康复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在,每次听到婆婆爽朗的笑声,我都会想起李白这句诗。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像婆婆那样,满怀希望,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本篇所叙事情是念雯亲身经历。

自从念雯婆婆生病以来,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附会,念雯都看在眼中,借助于李白《行路难》诗词意境,构思了本篇文章。

学车

三年级·张念雯

最近有一件事让我十分兴奋,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小区经常有一些小朋友骑车追打嬉闹,看着比我小得多的小朋友自在的从我身边一溜而过,我总会不由地心生几分不好意思。我马上就十岁了,竟然还不会骑自行车。不是不想学,而是每次想尝试时,我脑海中就会浮现两个画面,和妈妈有关,也和我小侄女颖颖有关。

在我下决心要学自行车,妈妈常常会在旁边告诉我一些经验,尤其是她自己摔掉大门牙的事儿,以致于想到学骑车,我脑海中就会出现她门牙缺失,满嘴流血的样子。她的初衷是想警醒我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可结果却恰恰相反,让我心里有了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对学车也产生了恐惧。

另外,我那个小侄女XX,她的经历更是加剧了我心中对学车的恐惧。有一次,我踏着滑板车,她骑着自行车,我们一起在小区里玩耍。我正兴奋向前滑行,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尖叫,“哎哟!”那声音能让人听出痛苦来!我急忙转身,眼前的画面刺激深深刺激了,只见她躺在地上,膝盖也磨破了,鲜血直流,而车则倒在一旁,应该是出“车祸”撞到树上了吧!

那一刻,恐惧就像一个黑色的幽灵向我扑来,毛骨悚然!我撒腿就往回跑,口中大喊着:“妈妈,颖颖撞伤了!”……从此,我几乎断了学车的念头。

一个月前,我去颖颖家玩,刚好姨妈买了一辆蓝色小自行车,有自动换挡、夜灯、紧急刹车等很酷的功能,但我心里还是更喜欢放在她家的自己的车,因为它是粉色的啊!

“你先骑颖颖的小车吧,等你学会了再骑自己的大点儿的。”姨妈似乎觉得我根本就骑不了似的。刹那间,我心中涌出一股被小看的感觉,也有一丝不高兴。心中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尽快学会骑车!

这时,颖颖在旁边骑着我的车,不断围着我转来转去,单手骑,做鬼脸……耍着各种花样刺激着我。我更生气了!连她也瞧不起我!

“没事,我在旁边扶着你!”

当姨妈说出这句话时,我心动了。回头又看了看那个矮矮的新车,应该不会摔倒吧?我第一次真正试着骑上了车。

扶着姨妈的手,我跨上车座,两只腿尽力伸直,尽可能撑到地面。在姨妈扶着下,开始我向前走。两圈以后,我心中安全感剧增,原来骑着也不难嘛!让姨妈松开了,自己坐在车座上,手扶着车把,脚踩地面,向前跑去。当我习惯了之后,一抬脚,踏上了踏板。妈妈在旁边不停指导着:“眼看前方!”“不要害怕!”“不要转弯!”……我不由自主地按妈妈说的话做去。成功啦!我能骑着车自己跑了,而且一跤也没摔!

顿时,一股说不出的兴奋,如同天使的翅膀拥抱着我,温暖弥漫全身,恐惧的阴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只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有极大的可能收获自己想要的。

念雯最大的特点就是心思灵动,想象力丰富,今日再加上一个创新能力。

整篇文章的构思,根据叙事层次类型判断,完成叙事断层,确定情理逻辑,最后围绕着不同的情绪进行单个心理语言的多层次展现和细腻化展现。

之所以可以这样做,就在于念雯已经接触这套思维逻辑很久了。从年7月23号,笔者第一次见到念雯开始,至今三年了。开始的半年,以聊天听历史故事的方式,引导她简单地有层次的复述。

念雯暑假就要去美国了,最近上课以回顾为主,轻松点儿。周三下午,本是拿出她二年级上学期写的一篇《一根发黑的香蕉》,想让她以现在的眼光自我评析、自我修改。

她读完自己文章,第一反应就是:“这和考试关系不大嘛!”确实,那篇文章中,由一根发黑的香蕉产生的联想和情理都没问题,但联系自身的经历时却不那么恰当了。

本是想让她自己想出一个更合适的事情,没想到念雯想到了学骑车的事情,笔者临时决定让她完整展现这篇写作构思,由此就有了本篇文章。

草莓酸奶

一杯乳白色的酸奶,晶莹剔透,滴滴红色的草莓,鲜艳夺目,手拿汤匙,轻轻搅动,红色的草莓在乳白色的酸奶扩散弥漫,一杯色香味俱佳的草莓酸奶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二部分“诗词·文言”

诵经典,融体验,开启心中自我。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离骚

楚·屈原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崦嵫:yānzī太阳落山的地方;

县圃,xuánpǔ传说中神仙居处,在昆仑山顶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罹)

屈原至于江滨,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huò?”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神女赋·节选

楚国·宋玉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

洛神赋·节选

三国·曹植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fǎng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ní)踊而夹毂(gǔ),水禽翔而为卫。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fēi)辔(pèi)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十岁通诗书,既长,州举有道,不应。天宝初,适友筠召入长安,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帝赐食,亲为调羹。

帝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适白醉,然援笔成文。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蜀道难

唐·李白

噫吁嚱(yīxū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mén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大鹏遇稀有鸟赋·节选

唐·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谈北溟之有鱼。吾不知其几千里,其名曰鲲。化成大鹏,质凝胚浑。脱鬐鬣(qíliè)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xiè)之春流,晞xī扶桑之朝暾tūn。燀chǎn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

尔乃蹶juě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背嶪yè太山之崔嵬,翼举长云之纵横。左回右旋,倏阴忽明。历汗漫以夭矫,羾gòng阊阖之峥嵘。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怒无所搏,雄无所争。固可想像其势,髣髴fǎngfú其形。

若乃足萦虹霓,目耀日月。连轩沓拖,挥霍翕xī忽。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邈彼北荒,将穷南图。运逸翰以傍击,鼓奔飙而长驱。烛龙衔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启途。块视三山,杯观五湖。其动也神应,其行也道俱。任公见之而罢钓,有穷不敢以弯弧。莫不投竿失镞,仰之长吁。

尔其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摩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当胸臆之掩画,若混茫之未判。忽腾覆以回转,则霞廓而雾散。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专心致志

战国·荀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君子结于一也。

——荀子《劝学篇》

夫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小有所志,大有所忘也。

——《淮南子》

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

襄公二十三年

季武子无适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访于申丰,曰:“弥与纥,吾皆爱之,欲择才焉而立之。”申丰趋退,归,尽室将行。

他日,又访焉,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乃止。

访于臧纥,臧纥曰:“饮我酒,吾为子立之。”季氏饮大夫酒,臧纥为客。既献,臧孙命北面重席,新尊絜之。召悼之,降,逆之。大夫皆起。及旅,而召公鉏,使与之齿,季孙失色。

季氏以公鉏为马正,愠而不出。闵子马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敬共父命,何常之有?若能孝敬,富倍季氏可也。奸回不轨,祸倍下民可也。”

公鉏然之。敬共朝夕,恪居官次。季孙喜,使饮己酒,而以具往,尽舍旃。故公鉏氏富,又出为公左宰。

——左丘明《春秋左传》

美疢不如恶石

襄公二十三年

孟氏闭门,告于季氏曰:「臧氏将为乱,不使我葬。」季孙不信。臧孙闻之,戒。

冬十月,孟氏将辟,藉除于臧氏。臧孙使正夫助之,除于东门,甲从己而视之。孟氏又告季孙。季孙怒,命攻臧氏。乙亥,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左丘明《春秋左传》

不索,何获?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

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

告专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

专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光曰:“我,尔身也。”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以铍。羞者体改服于门外,执羞者坐行而入。执铍者夹承之,及体,以相授也。光伪足疾,入于堀室。

专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遂弑王。阖庐以其子为卿。

——左丘明《春秋左传》

将求于人,先下于人

己亥,公孙于齐,次于阳州。

齐侯将唁公于平阴,公先于野井。齐侯曰:“寡人之罪也。使有司待于平阴,为近故也。”将求于人,则先下之,礼之善物也。

齐侯曰:「自莒疆以西,请致千社,以待君命。寡人将帅敝赋以从执事,唯命是听,君之忧,寡人之忧也。」

公喜。

——左丘明《春秋左传》

无瑕者可以戮人

秋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宋大子、郑伯先归,宋华费遂、郑大夫从。

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

将戮庆封,椒举曰:“臣闻无瑕者可以戮人。庆封唯逆命,是以在此,其肯从于戮乎?播于诸侯,焉用之?”

王弗听,负之斧钺,以徇于诸侯,使言曰:“无或如齐庆封弑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

庆封曰:“无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而代之,以盟诸侯。”

王使速杀之。

——左丘明《春秋左传》

庖丁解牛·节选

战国·庄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借刀杀人

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君不如伐吴。”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

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彊,忧在外者攻弱。今君破鲁以广齐,则君之立於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是君上无彊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是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柰何?”

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彊,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彊齐。智者不疑也。”

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

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於会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原也。”遂问子贡。

子贡曰:“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於齐,重甲困於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报吴王,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

吴王许诺,乃谢越王。於是吴王乃遂发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

晋君大恐,曰:“为之柰何?”

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司马迁《史记》

第三部分“情理”阅读

阅读“情理”,反省自我,增强情绪感知,塑造丰满的感情世界。

把妈妈捐给你

一场大火,夺去了一家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一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个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逃了出来。

电视上,那个中年男人哀伤的表情和翔子呼唤妈妈的哭声打动了我。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他们家所有的东西都化成了灰烬,已不能再进去居住,小区的物业在一楼腾出了一间车库,让这对可怜的父子暂时安身。我去的时候,车库门口已有好些人。

在这些人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向她那只有四五岁的女儿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在她俩身边,堆着好些东西,崭新的被褥、折叠得方方正正的衣物,最上面,放着一只开了缝的玩具熊。

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你再瞧这件衣服,这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捐出来,你为什么就不能拿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你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的呢?”

小女孩撅着嘴:“别的我还没玩够呢,这个,我已经不想要了。”

“将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捐给别人,这样对吗?”

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

“我想是的。”见女儿半天不吱声,母亲便问:“你有最好的东西吗?咱们能不能换一下,不捐这破了缝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做母亲的有点失望,说:“妈妈不逼你。”

女儿问:“我要是把最宝贝的东西捐给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忍不住插嘴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

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我们一道进了那个车库。当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当小女孩的母亲奉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后,小女孩这才开了口。她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然后,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了翔子的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地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说完这一句,她的眼泪就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我终于明白了小女孩的意思,在她四五岁的天空里,最好而又最宝贝的,当然是她的妈妈了。她将她最为宝贝的妈妈“捐”给了翔子,而她自己,这一“捐”之后就再也没有妈妈了,她怎么能不难过,怎么能不哭泣。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眼泪花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她骄傲,是因为她的女儿学会了捐赠。

这是我至今为止看过的最高贵的捐赠,面对别人的灾难,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高贵的母亲,她在女儿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我怕把你弄丢了

母亲七十岁了,患了老年痴呆,很多人都不认识,很多事都不记得。趁着她身体还好,还有一些记忆,我打算带她到上海旅游,那是她一直向往的城市。买了两张卧铺票,带上相机和一些生活用品,我和母亲上路了。

一路上,母亲都很开心,像一个跟着父母出远门的小孩,看着窗外疾驶而过的风景,不停地发出惊叹声。夜幕降临,其他乘客都躺下来休息了,母亲依然趴在车窗边,孜孜不倦地看万家灯火的夜景。

直到凌晨一两点,母亲才似乎是真的累了,疲倦地躺到床上,很快,就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列车到达杭州南站时,天刚刚泛亮,再过一两个小时,就到上海了。我打算叫母亲起来洗把脸,吃点早餐,可是看她睡得那么香,不忍心叫醒她,就蹑手蹑脚地下床,独自到了洗漱间。

洗脸,刷牙,再补补妆,这一切做好时,列车正好启动,载着一车的人赶往下一站。我走到卧铺旁,往床上一看,上面空空如也,旁边的座位上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旁边的乘客问:“你是在找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吗?刚才在杭州南站时,她已经下车了。”

怎么会这样?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找到乘务员说明情况时,我的声音已经带着哭腔。

但是列车不能停,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杭州越来越远,离母亲越来越远。那一两个小时,我坐立不安,脑子里不停地闪现母亲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她会不会迷路?她会不会被坏人骗?她会不会饿着渴着?

在一寸寸的煎熬中,列车终于缓缓地停了下来。我拿上行李,跳下车,拦了辆出租,直奔杭州而去。一路上,我不停地催促司机快一点,再快一点。

幸运的是,通过乘务员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已经找到母亲,此时,母亲正站在进站口等待我的到来。

看到母亲白花花的头发和佝偻的身影,我终于如释重负,火烧火燎般的焦急化作了一句埋怨:“妈,你怎么一声不吭就下车了呀?你知道我有多着急吗?”

母亲忽然往前一步,紧紧抱住我,哽咽着说:“我怕把你弄丢了。”

原来,母亲醒来后看不到我,就赶紧随着人流下车寻找,她怕晚一分钟,就把我弄丢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我在车上心急如焚,她在车站一定比我急十倍百倍,在拥挤的人群里,怎么也找不到女儿熟悉的身影,母亲的心,该经受了怎样的煎熬啊!

这简单的一句话,如刀子般割着我的心,我的眼泪瞬间就汹涌而下。

母亲曾经把我弄丢过。

那时我六岁,母亲挑着担子到车站卖水果,我跟着去了。她给人称完苹果,一回头,怎么也找不着我。

母亲顾不上一挑新鲜的水果,疯了一样到处寻找。在车站找了一圈后,泪眼婆娑地看到了站在担子前等她的我。其实,我只是去了趟厕所。

我放学后晚一分钟到家,她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我和同学出去玩,不到半小时,母亲一定会出去找;和朋友聚会,无论多晚回家,母亲总会坐在门口等着;在外地求学,电话不准时打回家,母亲就会在房间里踱来踱去;结婚后长时间不回家看看,母亲就会寝食难安……

所有的担心都是因为爱,因为太在乎,才时时刻刻害怕把你弄丢了。那一刻,我决定一定要让母亲随时掌握我的动向,让她随时可以看见我,听见我说话,不然,母亲会一直生活在害怕弄丢我的恐惧中。

“道一中文”

“道一中文”将于年7、8月和秋季学期开设“分层写作?深层阅读”语文自我成长训练课程:

1、每周一次课;

2、后付费,不满意免费;

3、年6月22-26日,“1对1”免费试课;

4、写作能力:单点成段、语言细腻、叙事断层;

欢迎4--9年级同学报名!

时间:年7-8月,年秋季学期









































白癜风饮食注意事项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delvyou.com/xttz/8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