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口味的草莓比拼,你猜谁赢了
一提草莓品种,正常的表述方式应该是:章姬、红颜、天香、枥乙女、幸香、丰香、美香莎……一听便知是草莓水润、甜香且柔嫩的不同表现形式。然而在市场上,真正代表草莓的品种却是这些:巧克力、香蕉、奶油、菠萝、玫瑰……巧克力草莓、香蕉草莓、奶油草莓这些名字不稀奇,稀奇的是你真的相信这样的草莓真能够吃出巧克力、香蕉、奶油味。
这一次的测评我挑选了成都市场上最主流的四种草莓,目的只有一个:找出哪种最值得购买。而评选的过程反而更有趣:谈谈那些关于草莓的恐怖谣言以及如何正确享受草莓的美味。
鉴于结果不太重要,直接剧透给你们:从性价比、口味、外观等等几个方面来看,巧克力草莓胜出。至于具体理由,接着看下去。
虽说一直提到奶油草莓的名字,很抱歉,这一次我没有选择它,从几个大型草莓采摘场来看,前几年大热的奶油草莓今年种植得偏少,取而代之的是如香蕉草莓、香格里拉草莓这样的新品种。
香蕉草莓从外型到口感都颠覆了以往我对草莓的印象。更颠覆的是作为草莓新品种,今年在各大草莓采摘基地都能看到它的踪影,堪称草莓小红人。
巧克力草莓作为市场最大占有者实在太强势,值得探究一下它之所以这么红的原因。香格里拉草莓无论从外型上、味道上都与巧克力草莓极为相似,所以我也想挑战一下能否找出两者的不同。
至于为什么选原味草莓,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利于新品种与旧品种的对比,实际上的理由是——没办法,实在绕不过去,就当是对传统草莓的一种致敬吧。
巧克力草莓的品种实际上就是红颜,虽然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自动脑补蘸满巧克力的草莓的味道,实际上它吃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巧克力味道,连淡淡的巧克力香味也没有。硬要说跟巧克力有什么关系的话,应该是这种草莓在成熟之后,相较其他鲜红色的草莓,果实颜色呈暗红色,颜色上与巧克力有些许相似。
评价/ASSESSMENT外观——颜色红艳均匀,畸形果较少,外形比较整齐。
口感——细腻水润。
甜度——12%
香味——香味持久浓郁。
保存——易保存。
香格里拉草莓又称玫瑰味草莓,是从红颜品种变异株选育出来的新品种,特点基本跟巧克力草莓类似,区别在于甜度更高,果实更大。
评价/ASSESSMENT外观——颜色红艳均匀,有光泽,畸形果较少,外形比较整齐
口感——细腻水润
甜度——13%
香味——香味持久浓郁
保存——易保存
香蕉草莓是章姬的杂交品种,因为果实的形状细长,形状跟香蕉类似,所以取名为香蕉草莓,也有人?因其漂亮的外形取名:美人指。
评价/ASSESSMENT外观——细长红润,畸形果较少
口感——香甜绵软
甜度——11%
香味——香味清淡
保存——较易保存
原味草莓就是法兰地草莓,因为根系发达,抗高温、高湿,抗病虫害,所以是这几年华南地区的主要栽种品种。口味上是中规中矩的酸甜味,香味也不算浓郁,不过就目前看来,有被取代的趋势。
评价/ASSESSMENT外观——红色不均匀,畸形果较多。
口感——酸甜水润
甜度——10%
香味——香味清淡
保存——较易保存
对四种草莓进行总结对比后发现,从外观上来看,香蕉草莓很有辨识度,不过与其说它像香蕉,我觉得更像辣椒一些,尤其是长在地里的时候。这种草莓在7成熟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看起来是比较容易保存,实际上以我的经验来看,因为太长,所以容易折断或者遭受其他损伤。
外观来看,巧克力草莓和它的升级版香格里拉基本都呈现出标准的心形,能够很容易的与长相比较“随意”的原味草莓区别开来。尤其是从颜色上来看,巧克力草莓和香格里拉红得比较均匀,原味草莓很容易呈现出斑块状的红色。
从甜度上来看,巧克力草莓和它的升级版香格里拉胜出。同时,这两种口味的口感也不错,水润度让人很喜欢,结合它们浓郁的香味,综合来看都属于佼佼者。原味草莓的香味比较淡,甜中带酸,也不否认有些喜欢酸甜口的人会喜欢这种草莓。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香格里拉草莓跟巧克力草莓一样优秀,甚至甜度方面还略胜一筹,为什么最终胜出的会是巧克力草莓呢?因为性价比:作为今年的新秀,香格里拉草莓的采摘价格在40元左右,巧克力草莓的采摘价则稳定在30元,性价比胜出。
如果说直接品尝不能说明问题,那么用一罐草莓酱浓缩出的精华能不能说明不同种草莓在风味上的高低呢?在草莓酱的终极对决环节里,我挑选的是巧克力草莓和原味草莓来代表草莓新旧品种的对比。
先上草莓酱的统一配方草莓:克
白砂糖:克
柠檬:4分之一个。
题外话——先分享几个果酱小秘诀:熬草莓酱的时候可以把草莓切得稍微大块一点,这样熬出来的果酱还有大块果粒,吃起来更过瘾。熬任何果酱的时候都不要用铁锅因为水果中的果酸受热后容易与铁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最后熬出的果酱变成黑色。
结果/RESULT从第二个步骤就能看出两种草莓的差别,经过12个小时以后,巧克力草莓出汁更多,而且颜色呈鲜艳的红色,揭开保鲜膜就能闻到浓郁的草莓香味。原味草莓的出汁较少,香味淡,颜色呈淡粉色。大火烧开之后,巧克力草莓酱用了15分钟熬成啫喱状,而原味草莓用了18分钟,说明巧克力草莓的果胶更浓。最后的成品,巧克力草莓酱呈深红色,原味草莓酱稍微偏橘色。两种果酱加入同样份量的柠檬汁,巧克力草莓酱呈现诱人的酸甜味,原为草莓酱的酸度更强,甜度弱,香味偏淡。
谣言1:个头大,形状奇怪的草莓都是用了膨大剂的!
通过个头和形状来判断草莓用了膨大剂并不完全可靠。因为不同的草莓品种大小有区别。而且,只要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也可以种出大个的草莓。而打了膨大剂的草莓含水分多,味道淡,果皮变薄,不容易储存,特别容易烂,使用膨大剂的真心是得不偿失。
谣言2:畸形草莓、空心草莓、“白屁股”草莓都是打了激素的!
农作物很难一概而论,草莓形状不均、畸形,并不一定是使用过量激素导致,而是跟授粉不均、温度过低、生长条件有很大关系。个头大的草莓跟其品种有关,有些草莓品种天生大个儿,比如从日本引进的品种,个头都不小。另外,施肥、温度、湿度等也影响草莓大小。空心不见得是催的,很多有机草莓也有空心的。空心有几个原因:第一,成熟过头;第二,特殊品种。日本很多优质草莓都是空心+白色果肉的。草莓“白屁股”和使用激素没有必然关系,是与采摘时间和成熟度有关。草莓的发色过程通常是从尖端向后面的果柄逐渐进行,易受到光照的一侧更先变红,越靠近果柄基部着色越慢。
谣言3:很多草莓都是转基因,吃了对身体有害!
草莓本身就是杂交出来的,在漫长的人工种植、杂交、优选过程中,草莓的基因早就被改造的面目全非了,所以才变得像现在这么好吃。要真的害怕吃转基因,大概只能去找纯天然野生草莓了。
谣言4:洗草莓的时候水变成红色,所以草莓是染色草莓!
假设草莓真的被染色,染色的过程必定会接触到水,这样会使草莓还没上市就变坏了,更难卖出去。草莓用水浸泡后非常容易褪色,因为草莓里面所含的花青素易溶于水,这都是草莓自身的天然色素所致。
谣言5:用盐水泡草莓去农药消毒!没有农药的有机草莓可以直接吃!
有研究发现,盐水处理、水果清洗剂处理与清水处理对于减少农药残留的效果其实没有明显差异。而且,任何一种清洗方法都不能%地清除农药残留。从日常清洗方便性考虑,用清水冲洗即可。洗草莓的时候摘不摘叶片也没有关系,不存在残留农药渗透进去的说法——要是用残留时间久的农药,老早就通过根系以及表面渗透进去了,还差这么一点吗?
有机食品不用农药和杀虫剂,但是有机生产使用的肥料也未必安全,例如动物的粪便可能会对食品的安全性造成影响,比如容易被大肠杆菌污染,边摘边吃草莓,即便是有机的无疑也带有一定危险性。
PP,“好好吃饭”产品总监《跟着味蕾谈恋爱》作者,料理达人、多档美食节目嘉宾。有关食材与菜品合作联系她
好好吃饭食验室
负责报道关于吃饭的一切
第一手美味资讯/原产地食材测评
主厨界烹饪秘笈/吃货圈饮食专栏
好好吃饭好好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