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会员见报习作展示
种子会员见报习作展示
柚子娃娃
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
三(1)班凌睿
大家好,我是柚子娃娃,我总爱把脸涂成黄黄的,所以大家可以叫我黄黄。
轻轻切开我,你就会会闻到一股浓郁的清香,我的朋友有红心柚和黄柚,而我,就是个红心柚。你看,那一粒粒又红又饱满的果粒,就像一片美丽的火焰,又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了满山遍野一片丰收的景象。那火焰里,有着美丽的诱惑,熟透的果实。当你咬下一口,饱满的果粒入口即化,如一股山间清泉,流淌在你的喉咙里,让你感受到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当你还在回味时,会发现早被自己吃光了果粒。
不过你可千万不要把我的皮扔了哦!可以把它放进冰箱里,你可不能笑我!因为过几天你会发现,那里会清香弥漫,原来我的皮有香味小精灵,它们把芬芳播撒在了这里。
相信你一定爱吃我了吧?
指导老师范青青:
柚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小作者对柚子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从外形、气味和口感等多个方面进行描写,行文条理清晰。同时,小作者将自己丰富的想象融入到文字中,第一人称的写法,将柚子拟人化,读来更觉得亲切有趣,独具匠心。
会变色的小辣椒
杭州市星澜小学
三(2)班张雯心
今年春天,我种下了两颗辣椒籽。
我每天都细心地给它浇水,眼看着三天过去了,可它却一点儿也没有变化,我心急如焚。终于,它在第六天发芽了,一片叶子、两片叶子、三片叶子……渐渐地,它长高了。又过了几个星期,我惊喜地发现它开出了一朵雪白色的小花。花朵是那么小巧玲珑、美丽动人,宛如一位漂亮的小公主。
没过多久,小辣椒开始结果实了。我喜出望外,笑得合不拢嘴。刚结出来的小辣椒果穿着嫩绿色的小睡衣。过了几天,它竟然开始变色了,就像有一个淘气的小男孩用紫色画笔在它身上涂鸦似的,一天刷一笔,小辣椒果就慢慢换上了华丽的紫色裙子。在那热情的阳光沐浴下,它舞动裙摆快乐地翩翩起舞。当秋风姐姐悄悄走来时,辣椒果又激动得笑红了脸颊,像一个个小灯笼,摇啊摇啊,摇出了丰收的喜悦。
我的辣椒可真神奇啊!
指导教师林柳青:
小作者的描写多用拟人与比喻的手法,如“小公主”、“灯笼”、“睡衣”和“涂鸦”等,生动有趣,且富有动态变化之美。此外由“心急如焚”到“惊喜”,再到“喜出望外”,用词贴切,真实展现了作者的内心变化。辣椒的成长与小作者丰富的心理变化双线交织,在观察中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做盐卤豆腐
杭州市行知小学
四(1)班李佳芮
早晨,我们乘坐着行知专线来到行知二小的非遗体验中心,开展了学工活动。我觉得最有趣的要数做盐卤豆腐了!
一走进“教室”,只见桌子上摆了一盆水和一些黄豆,还有一个大石磨,这让我觉得很奇怪,不是要做豆腐吗?怎么变成了做豆浆呢?听完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豆腐是由豆浆做成的呀!老师让我们先把浸泡了一晚的豆子以一勺豆子加两勺水的这样的配比倒进石磨里,然后开始磨。老师的话音刚落,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分工动起手来。瞧!施予涵小心翼翼地在石磨中加入了水和黄豆。我连忙问潘绍宸:“你准备好了吗?我要开始磨咯!”“嗯嗯!”潘绍宸兴高采烈地说道。我两只手紧紧握住石墨握柄,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以最快的速度逆时针转动石磨。只见一滴又一滴雪白的豆浆流进了盆子里,我们情不自禁地喊起了“加油!”盆子里的豆浆越来越满,瞬间飘出了清香,馋得我们直流口水。
我们磨好满满一盆豆浆后,老师让我们把它们倒在纱布上,然后把豆汁拧出来。施予涵和潘邵宸把纱布从上到下拧成一条,我和孙曼真则在一旁齐声喊起了劳动号子:“一二拧,一二拧!”他们合着我们口号的节奏,使劲把纱布条朝着各自的方向转动。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纱布条终于拧到再也滴不出豆浆了,大家这才满意。
老师把这桶过滤后的豆浆放到锅里去煮。我们亲眼见证了豆浆煮熟、加卤、压模和成型的神奇过程。当一块白白嫩嫩的豆腐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大家忍不住惊呼起来。
当然,这天晚上我们大家的餐桌上多了一道特殊的菜肴——花样豆腐。吃在嘴里,甜到心里。
指导老师施雁萍:
“我手写我心”,心中觉得有趣,笔下就写得流畅。小作者满怀欣喜地向大家介绍了她的特殊的学习过程——学做“盐卤豆腐”。从“好奇疑惑”到“恍然大悟”再到“积极参与”,最后终于“见证奇迹”,劳动的收获果然诱人,对于作者来说,她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美食。
小草莓
杭州市长青小学
一(1)班吴行之
今天我吃到了期待已久的草莓。
咬一口,汁水流了我满嘴,还有点淡淡的甜。草莓上小小的籽就像一个个小蚂蚁。
我觉得小草莓就是个可爱调皮的小姑娘!
指导老师刘彩霞:
全文充满童真童趣,比喻处理新颖而有趣,体现了草莓外形的可爱调皮。草莓味道的描述真实而准确,文字再现了品尝的过程。小作者虽然才一年级,却有着细腻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有序的表达力,十分难得!
一想这事,我就很自豪
杭州凯旋教育集团春芽实验学校
三(2)班陈星语
一想起上次妹妹过生日时给她做生日蛋糕的事,我就很自豪。
妹妹的生日要到了,我不知道该送什么礼物好。
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说:“不如我们一起做一个蛋糕送给妹妹吧!”我愉快地答应了,心想这个礼物可真特别。
我们来到蛋糕店,选了一个很好看的蛋糕模型,随后,蛋糕店的老师把怎么做蛋糕的步骤详细地讲了一遍,再让我自己试着动手制作。
我先把奶油搅成糊,再把奶油挤在面包上,然后再盖上一层面包,把露在外面的奶油刮掉,接着就在面包上挤好吃的蓝色酱料,最后在上面放上各种水果。
不久,我就完成了一个蓝色的蛋糕,感觉很不错,看起来就想流口水。妈妈看了我的作品后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这次做的蛋糕虽然有一点小的误差,但由于是自己做的,妹妹肯定会喜欢的。
我们带着蛋糕一起回到家。妹妹看见我手里的蛋糕,惊喜地叫了起来:“姐姐,这是送给我的生日蛋糕吗?”“是的,虽然你下个星期过生日,但是我先提前把礼物送给你!”妹妹听完更加开心了,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对妹妹说,这可是姐姐亲手为你做的哦。
“谢谢姐姐,这是我六年来收到最特别的礼物了。”妹妹开心地又蹦又跳。
我一想起这件事就很自豪,下次我想还给全家每个人都做一次生日蛋糕。
指导教师田云霞:
本文的选材并不新颖,但胜在小作者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道来,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语言干净清楚,读起来很有代入感。文章中渗透出的暖暖亲情也很能打动人,属于一篇比较规范的叙事类文章。
天街寻踪——老照片墙
杭州市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
四(2)班吴悠冉
寻觅旧时岁月,回顾历史记忆。今天,我和同学们在“爱写作的狮子”的带领下,开启了天街寻踪的探索之旅。
一路上,我们探访了望仙阁、鼓楼和清河坊古街等地。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便是“老照片墙”了。它真实地记录了老底子杭州人的生活场景,承载着老杭州人的记忆。
一看到这组怀旧墙,我就被吸引住了。墙上都是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穿的衣物和用的物品都和现在不太一样。仲老师指着墙面对我们说:“同学们,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吃的米、油还有肉等大部分生活日用品都是要凭票供应。那时的人们,为了购买一个冰箱,还要排起很长的队伍。如今,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都可以足不出户地网购……”我想:和那个年代相比,现在的生活可真便利。
仲老师还说:“我以前的家就藏在这些照片里。”我认真地看着那黑白墙面上的房屋,破破烂烂,只有白色的墙面和茅草做的屋顶。再看看现在,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般座落在城市各个角落。我想:比起以前,现在我们的家可真舒适。
再看那墙面上的茶馆,也只是一个露天的小平地,几把藤椅、几张桌子和几把茶壶,简简单单就是一个茶馆的全部面貌。而现在的茶馆,早已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精致的房屋和优雅的茶壶,早已是茶馆的标配。再看看马路两边的行人,每一个脸上都洋溢着微笑。我想:现在的人可真幸福。
墙上的一张张黑白画,好像一个个故事,把我带入了以前的生活,也把我带入了深深的思考:人类是一直在进步的。从今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人们更舒适和更幸福的生活做贡献!
指导老师吴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吸引读者的题目和富有诗意的开头为文章增色许多。小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深情,仿佛带着读者的记忆回到了斑驳的旧时光。结尾段,小作者由过去展望将来,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表明自己的美好志愿。全文文词隽永,行文流畅,值得学习!
我有一个想法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小学部)
三(3)班朱楚悠
我发现在我们身边,吸烟的人特别多。大街上、餐馆里、甚至在公园,随时都能看到有人在吸烟。
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打羽毛球。我看到走在前面的一位叔叔,他的脑袋上飘起一团团“白云”,那云向后飘散,散发出难闻的呛鼻的气味!我大步上前,果然,那位叔叔正在吸烟!我被呛得直咳嗽,心想:这烟真可恶!没等我回过神,那位叔叔竟然把烟头随手一扔,迅速拿出一包新的香烟,熟练地抽出一根放在嘴里,脑袋上的“云”又开始四处飘散……那一阵阵难闻的味道窜进我的鼻子,我又咳嗽了起来。要不是他走得飞快,我真想上前好好说道说道。
我们都知道,吸烟的危害真的很大!不仅伤害吸烟人的健康,那些四处飘散的“二手云”危害身边的人,还会污染环境。因此,我有一个想法:每个学校每个班都有雏鹰小队,我们可以组织小队活动去公交车上和餐馆里等公共场所分发宣传单,告诉大家吸烟的危害;如果有些人仍控制不住想吸烟,可以在公共场所建造专门的吸烟室,这样可以杜绝二手烟危害,同时也可以保护公共环境卫生;最后就是要有惩罚措施,如果在公共场所吸烟应受到相应的惩罚。
我希望身边吸烟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多好!你们觉得我的想法可以成真吗?
指导老师孙霞飞:
这是三年级的单元作文主题“我有一个想法”,小作者针对社会上的吸烟问题,不仅提出自己的想法,举出亲身经历的事情,还给出改善的好建议,清楚明了。尤其在举例中,小作者诙谐幽默地把烟比作“白云”,又被那“二手烟”所困扰,我们都希望社会上吸烟的人越来越少,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做饼干
杭州市行知小学
四(5)班戴祎咿
伴随着冬日的暖阳,今天,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学校。一进校门,就看到一辆辆的大巴车整整齐齐地停在学校门口,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壮观极了。我们跟随着班级的队伍上了大巴车,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地交流着今天学工的内容——做饼干。
我们叽叽喳喳的,就像放飞的鸟儿,没过多久就来到了行知二小。西点教室里,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没错,饼干的香味!”我们一个个高兴地欢呼着,像极了饿坏了的小馋猫。老师先告诉了我们制作饼干需要的材料,有:面团、油纸、各种动物模型的模具和烤箱。老师一声令下,“开始!”只见同学们立马撸起袖子,早已按捺不住一颗想要试一试的心。我也是,立马拿起擀面杖和面团,一前一后地擀起了面团,左边擀擀右边擀擀,按着老师教的做了起来。没一会功夫,一个个大小相等的面团就被擀成了薄片。接着我拿起饼干模具认真仔细地印了起来。小鹿、河豚,还有我最喜欢的兔兔和小熊,我沿着图案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把多余的面皮拿下来,一个又一个,没一会儿一个个萌趣可爱的小动物便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印制完成后,我又将饼干慢慢地移到烤盘内,耐心地等待着饼干烤制出炉。
我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紧地盯着烤箱,金黄色的饼干在烤箱里慢慢变大。终于,期待已久的饼干出炉啦!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饼干,心里美滋滋的。做饼干不仅好玩,它还让我收获了劳动的喜悦。
指导老师程芳:
小作者平时爱观察周围事物,善于发现,是生活的有心人。本文选取了校园学工生活中的一件事,重点描写了做饼干的经过,细致刻画了人物的动作、神态与心情。全文语言平实,情节自然,主次分明。生活的乐趣与真情在小作者的笔下自然流淌。
制作骆忆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