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1号服务中心谷雨时节吃好三样

 

“杨花落尽子规啼”,春天一路走过,不知不觉到了暮春。我们迎来了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含义。

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喜降春雨,无数生命勃发向上。细雨微风的日子里,万物勃发,残留在印象里的冬天的凛冽已慢慢化作柔软的甘露洒向人间。人们在这个时节播种,怀着对丰收的期盼、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希望植入土中,静待抽枝发芽、结出果实。

谷雨习俗赏牡丹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百花之王牡丹,又叫做“谷雨花”。谷雨是她开花的日子。冬日凋零的御花园,让喝醉了酒的武则天索然无味,乘着酒兴,她在丝娟上写下一个荒唐的诏令:“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第二天清早,百花莫不慌张地开放,唯独牡丹,花骨朵也没有一粒。武则天羞恼成怒,下令把长安城所有的牡丹连根拔去,扔到洛阳的一个荒凉的山谷。被贬的牡丹,竟开出更为奇异的花来,从而成就了千年的洛阳花会。

采鲜笋

山村的竹林里薄雾飘缥,刚破土的笋尖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这就是“雨后春笋”,其鲜嫩清新,可想而知。采笋时,瞄着五六寸高的新笋,提脚一踢,啪一声就齐根脆断了,虽是省事,但留下白嫩的一截在土中殊为可惜。通常是拿小铲贴住笋根斜着往下一插,再拈着笋轻轻一提就行了。剥笋时,将笋竖割一道口子,划至笋肉,从下到上完整地掀去外壳,笋不会断裂。

更简单的办法,将笋头揉软,再用指甲一掐,然后顺势将顶端的笋壳套在食指上,由上往下几缠几绕,笋壳便会脱落干净。小竹笋切断同肉丝一起炒咸菜,若是再点缀些青莹莹的蚕豆瓣或是豌豆粒般白润的蚬肉,那真是活色生鲜了。豆瓣桂竹笋、竹笋酿肉、猪肚竹笋炖鸡、春笋排骨汤等都是竹笋为主角的味美佳肴。是天然的味道,也是春天的馈赠!

食香椿

谷雨节气,人们在贴好“谷雨鸡”神符后,往往会炒上一盘新鲜的香椿。“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食椿,又名“吃春”。今年上海的香椿一度卖到90块钱一斤,春天的绝味,再怎么贵也值了吧!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也许是想用这种形式,留住春色,同时掩盖“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惆怅吧。

祭祀文祖仓颉

祭祀仓颉是谷雨时节最为隆重的祭祀。人们把最高的礼遇给了皇帝的史官——仓颉。仓颉长相非凡,古书上说他“龙颜四目,生有睿德”。

那是五千多年前的一天,走遍名山大川的仓颉,席地而坐,依照星斗的曲折,山川的走势,龟背的裂纹,鸟兽的足迹,早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在他之前,人们一直用打结的绳子来记载事件,生活在巫术横行、人鬼混居的混沌之中。“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上天为生民贺喜,降下谷子,鬼因为再不能在愚弄民众而在黑暗中哭泣。人们把这天叫做“谷雨”,并在每年的这一天,祭祀仓颉,并称他为圣人。认为是他带来了智慧,并使文明得以延续。

仓颉造字开启了华夏文明之旅,这里与大家分享一首谷雨时节不忘耕读的唐诗:

老圃堂

(唐)曹邺

召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说的是唐朝的某一个春天里,谷雨时节,春苗欣欣向荣,这时候下点儿雨,春草都长出来了,该除草了。诗人背锄下田地去了,但显然诗人并不是一个全职的农夫,他还是把大多的时间用在读书上的。

但即使这偶有的劳作,也似乎引起了春风的嫉妒,它嫌弃他冷落了书本,而去照料那些农作物。趁诗人去地下劳作之时,春风把他尚未读完而掀开的书卷,给吹落到地上去了......

这位自称“老圃”的诗人,把他的书房也称作“老圃堂”,可见他内心乐意的事情不过是耕读这两件事而已。且耕且读,惹尽历代读书人的心扉,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哦。

社区少年们,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吧,莫负好春光!

谷雨养生gu谷yu雨shi时jie节

谷雨是春夏相交的节气,春天是肝盛脾弱的时节,但在谷雨时节,脾胃旺盛,正适宜进补,不过还需注意管住嘴,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盐、少糖,晚间不宜过饱,时值谷雨节气,湿气最重。

谷雨养生,防湿护脾

谷雨气温升高明显加快、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而湿邪最易损伤脾胃,引起脾湿。因此,日常养生保健应以祛湿、养脾为主。

祛湿

中医认为,湿气是百病之源。湿气重还要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女人湿气重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痛经、宫寒等健康问题。甚至是出现皮肤松弛、脸色蜡黄、身上有油腻感,总感觉身上有一层灰土蒙着,不但洗不干净,还容易长色斑长痘痘。

谷雨时节可以吃一些薏米,薏米是清除体内湿热的好药材。平时煮粥做饭时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红豆做成经典食疗方——红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妇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

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党参等煲肉汤喝。

健脾

正值春夏交际、暖热交接,环境的湿依旧会伴随大部分朋友的生活。长期在潮湿的环境生活容易使湿邪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

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多吃一些祛湿利水的食物即可。包括赤豆、黑豆、薏仁、山药、冬瓜、藕、海带、鲫鱼、豆芽等,例如煮稀饭时可多加一些薏仁和赤豆等。

躁郁

谷雨与肝相应,平时所积累的工作和居家压力,容易形成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造成肝气郁结不畅。要特别注意调节情绪。

如果总是控制不住情绪,很容易发怒,脾气大、暴躁易怒,可能是由肝火太旺,肝气郁结所引起的。

肝是最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生气、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肝。中医认为,肝具有疏泄功能,喜舒畅恶抑郁,如果因为情绪上造成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气机不通畅,就会肝气郁结,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比如胃疼、咳嗽,以及一些自身无法察觉的症状。

吃好三样

1、吃香椿

俗语说:“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

谷雨前后,正是吃香椿的好时候。

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一年之中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尝得到这口“春味”!

香椿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

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消炎、杀虫之功效。

无论是香椿炒鸡蛋还是炸香椿,都是不错的选择。

2、吃草莓

谷雨前后,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草莓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有帮助消化、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草莓最好在饭后吃,因为其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肠癌。

3、吃芹菜

谷雨时节,天气转热,人体大多积热,此时可以多吃芹菜。

芹菜本身可以清积热、降肝火,还能健胃利尿,镇静降压,非常适合谷雨时节中老年人食用。

芹菜嫩叶维生素c含量较高,建议一起凉拌食用,切记少放盐,口味清淡为佳。

喝好三样

1、鲫鱼汤

谷雨时节,南方降水较多,湿气较重。

此时湿气入体,脾胃运转不畅,而食用鲫鱼可以健脾利湿。

鲫鱼处理之后,可以用黄酒腌制去腥。

搭配薏米、红小豆,祛湿效果更佳。

2、百合莲子银耳羹

谷雨时节,北方雨水依然不多,天气干燥。

加上柳絮飘飞,花粉四散,呼吸道疾病贫乏。

所以此时要注意润肺止咳。

春末夏初,人体要为夏天做好准备,温和进补,调养气血。

银耳、百合、莲子、枸杞都是对身体有益的中药材。

这款粥可以滋阴润肺、养气活血。

银耳温水泡发,撕成片文火煮两个小时,加入冰糖莲子煮半小时,再加入百合枸杞煮十五分钟。

枸杞不要加入太早,不然容易变酸。

3、谷雨茶

谷雨茶,又叫二春茶。

春天温度适宜,雨水充沛,加上茶树一冬的休生养息。

茶树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谷雨茶和明前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

能清火、辟邪、明目,是很多地方珍贵的待客礼物。

做好三样

1、早起半小时

谷雨节气,阳长阴消,白天时间增长,此时应当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

春天肝火旺盛,万万不能熬夜,不然只能加剧阴虚火旺。

每天早睡半小时,早起半小时。

卧室换一个透光的窗帘,天一亮就可以起床,帮助自身升发阳气。

天气转暖,中午可以适当休息,但是不要睡太久,以30分钟小憩为宜。

2、日行六千步

春末夏初,万物升发,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加速,春夏养生以养阳为主。

每天早上可以早起锻炼身体,跑步、钓鱼、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

当然此时最佳锻炼方式还是散步。

不必损失筋骨,不用特殊的器械,也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但是,散步也不要太长,以六千步为最佳,再多可能会损伤膝盖。

3、早晚注意保暖

俗话说:“谷雨寒死老鼠”。

谷雨时节,早晚温差大,天气忽冷忽热,一定要注意保暖。

谷雨过后,气温逐渐升高,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但是一味“春捂”又容易诱发“春火”,所以一旦气温高于15度,就要适当减少衣服。

老人和孩子可以早晚多穿一件外套,中午脱掉就好。

谷雨前后,养肝养脾,适当温补。补充维生素,适当运动,预防感冒。为即将到来的夏天,打好健康的基础。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delvyou.com/fbfw/11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