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出高产抗病强的草莓可以采用草莓

 

草莓这一种深受大众的欢迎,是很多吃货们的最爱。同时草莓也是冬春水果珍品,营养价值高,上市早,是一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目前浙江省草莓面积10万多亩,其中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50%,年生产总值5亿元,农民年增收效应4.3亿元以上已经成为浙江一项新兴产业。

但是草莓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大面积种植时,栽培产量普遍较低,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老产区多年连作种植,种植区的病害重,造成植株衰弱,果实变小,品质变差,商品性差等,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因此利用组培技术进行草莓脱毒母株的培育和脱毒苗的快速繁育可以改善草莓果实品质,达到增产增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草莓苗的脱毒,7-8月份田间生长健壮的匍匐茎顶端4到5厘米,经冲洗消毒后,在无菌的条件下,用高倍解剖镜,放置于培养基中,诱导芽分化,结合38-42摄氏度,反复热处理,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使其不断分化成为完整的心。

病毒检测,使用电子显微镜检测法,小叶嫁接法,蚜虫传毒鉴定法,抗血清法,对种苗进行脱毒鉴定。组培快繁,对鉴定无病毒的种苗,采用组培技术进行快速繁育,移植到防虫网室或温室驯化成母苗。

草莓脱毒苗的繁育,草莓脱毒苗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苗生长旺盛,果株增多,单果重增加,根据脱毒苗的生长特性,必须改进育苗和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其增产优质的效果。建立专门的脱毒母苗繁育基地,采用隔离或网室条件下进行循苗繁殖,脱毒母苗一般可供繁殖三年,以后需重新检测,才可做母苗繁殖。

要建立严格的脱毒苗繁育以及管理体系,特别是注意防治蚜虫,以确保草莓的无病毒化。到7月底到8月初,将具有2到3章展开叶已扎根的苗,带土移植到营养钵中,边种边浇水,花芽分化前严格控制追肥,采用断根、摘老叶的措施,调整幼苗体内的碳氮比,促进花芽分化。

9月上旬,对种苗进行分级管理,壮苗标准是5到6个叶,新茎粗一厘米,苗种30克,叶柄短而粗壮,徐根多,粗而白,淘汰病苗弱小苗。

高产栽培,整地作畦,连续种草莓2到3年和前茬作物是粗茄果类的土壤必须进行消毒,每亩施腐熟有机肥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畦面连沟1米,沟深30厘米,中间宽35厘米。

定植,9月上中旬,当有50%以上的植株达到花芽分化时,即可定植,采用双行三角形种植,株距20厘米,密度为株,要随即浇水,第一次要浇透水。

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平整土地,摘除老叶、病叶、匍匐茎,脱毒苗以氮、钾为重点,此外每亩施钙、镁、硼等养分,在果实膨大期,采收初期和采收旺期,可用复合肥追施,亩用量15公斤左右,在开花后到浆果成熟期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草莓常见病防治:

草莓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黏菌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叶柄、叶片和茎,草莓受到黏菌病侵害时,受害部分不能正常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植株腐烂,枯死。如若到干燥天气,则感染部分会产生灰白色粉末状硬壳质机构,会严重影响草莓的光合作用。

防治办法主要分为生物和药剂防治办法:

生物防治:草莓种植地在雨后及时排水,灌溉要防治大水漫灌,预防积水泡烂根苗。同时在草莓种植前,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留败叶,种植植株不能过密,防治植株生长郁闭。

药剂防治:

可喷洒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倍液,或50%多菌灵倍进行防治,采收前七天停止喷药。

以上就是草莓苗脱毒处理的栽培办法,采用脱毒处理的种植苗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草莓产量,还可以大大减少了病虫害,减轻了种植户的管理难度,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今天有关脱毒草莓苗栽培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下一期再见。

(本文由专业种植户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ndelvyou.com/fbfw/14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