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强调农业现
【宏观政策】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连续12年聚焦三农?
对话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宋洪远:2015年中国农业要变强富美
中央一号文件
原指中共中央每一年发的第一份文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4年又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中国经济周刊》王红茹|北京报导
2月1日发布的题为《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这是从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
一号文件为什么一直锁定三农?去年和今年的一号文件为什么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和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一号文件是如何打造出来的?2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自2004年连续12年参与一号文件起草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请他详解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现代化的两个依托:改革和法治
今年一号文件共5方面,被分为32个小点,第一方面就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文件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勤俭、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为何今年的一号文件仍然锁定三农问题?
宋洪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进农民延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农业发展提出3大要求:一是稳增长。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也是基础支持,首先要稳定农业发展。二是调结构。农业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农业结构的调剂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调剂。3是政策调剂。从全部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要稳增长调结构的要求看,农业和农村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决定了如何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进农民延续增收。这是当前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国经济周刊》:一号文件连续12年都在谈农业,那末与前11年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有哪些新亮点?
宋洪远:今年的一号文件围绕深化农村改革,特别是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以往比,不管在要求上还是思路上都有一些转变和创新。首先,在整体要求上,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依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这个要求明显和过去不同。其次,提出了两个依托:1是全面深化改革,2是全面推动法治建设。这两个依托,一个是动力,一个是保障。第三,提出要在食粮生产能力、农业结构、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要有新突破和进展。
其实去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也围绕怎样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要求。比如,提出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核心任务,要掌控中国特色和新型这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核心任务、两个基本要求,应用当今世界科技成果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创新白癜风怎么治最好农业经营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把过去的一些内容做了一些归纳,提出了提高三个率,实现三个发展,构成三个格局。这三个率是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三个发展是勤俭发展、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多的格局是多土地、多情势和多层次。我们已愈来愈清楚怎样推动农业现代化。
《中国经济周刊》: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改革始终是贯穿一号文件的一条主线。为何要将深化改革作为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
宋洪远:首先,将深化改革作为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这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个基本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农村改革既是改革的发端,起到引领改革的作用,而且在深化改革中,又占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农村改革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和支持,要推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发展,也要深化改革。
连续两年强调农业现代化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亮眼的新提法。同时,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相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放在突出位置加以强调。
《中国经济周刊》: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今年主题是《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两年的主题中,为何都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宋洪远: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加快农业现代化,是现实与历史的重大任务,既具有紧迫性,又具有长期性。之所以突出农业现代化,主要有三个背景。第一,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来看,必须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农业实现现代化不但受自然资源条件的影响,还要从外部导入生产要素。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相比,遭到的制约因素更多,经历的进程更加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农业现代化是全部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变量。
第二,从中国现代化进程来看,我国基本已构成这样一个模式,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且信息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融会,但是,农业现代化却成了我们现代化的一个短板。四化的结果就好比一个板凳面,四化就是板凳面的腿儿,四条腿如果不一般齐,板凳面还能稳吗?因此,要全面现代化,就要求四化共同发展,面对的问题就是农业现代化短板。从全部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来看,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
第三,要增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适应新常态,就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基础产业,是全部国民经济的支持,农村有最大的社会群体,全部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农业现代化作为支持。如果农业不能稳定发展,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也许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来了、物价还上去了的不利局面。所以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而言,迫切需要推动农业现代化。
12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回顾: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2年《关于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延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年《关于加大兼顾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增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延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6年《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4年关于增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