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中国年轻人爱上种地
题图|视觉中国
AI视觉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
人们可以很快就给出匹配的答案:智能驾驶、人脸识别、三维测绘、工业视觉检测、医疗影像诊断……每一个领域都积累了不少人才,技术不断更新迭代,AI也越来越智能。
不过,在国内,很少有人把AI视觉技术和农业“联想”在一起。究其原因是农业看起来一点也不“性感”——活累、不赚钱、没前途、靠天吃饭……年轻人都在逃离农村,更别提吸引技术和人才。如今,中国农村中正出现“三化”现象,比如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未来,没人种地会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年人口净增长为48万。在我国从事农业劳动的一线劳动力普遍年龄在55岁至60岁,“80后”农民占比不足5%。
推动农业数字化已成为急迫性问题。但如何能让“青年才俊”们爱上种地,把那些高端“算法”弯腰用在土地上?
让农业变得“性感”起来
事实上,国外的农业早就被科技打扮得“性感”起来了。以种草莓为例,日本的种植技术一直很先进,阳光大棚立体种植,机器人采摘草莓,还培育出不少新品种。
这其中有公司的助力。夏普公司从年开始,着手研究草莓的栽培和销售方法。通过充分利用LED、空调以及可有效去除真菌的“净离子群”等独创技术,夏普不仅实现全年稳定收获草莓,还做好工厂规划和维护保养的准备。
可见,想要让农业和科技亲近起来,公司是助力之一。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司正在利用科技加码农业,有的公司甚至想让年轻人发现农业与科技的魅力。
年8月,由90后、00后组成的四支小队,开始为期6个月的种番茄大赛,并在番茄产量、品质、环境影响,以及算法策略、商业可行性上展开全面比拼。
通过这场比赛,你会发现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如果把科技应用于农业,想象力空间很大。
参加比赛的队员,大多都是博士出身,他们有人把AI技术应用于番茄植物信息监测。通过图片分析,预测每个生长阶段叶片、花还有果实的大概数量,叶片量用于计算蒸腾效率、光合效率等方面;有人建立了预测信息数据库,能结合图片数据、病害数据、植珠生长数据等,可以得出第二天乃至下一周的管控需求。赛程过半时,这些比赛选手还未踏入过位于云南的比赛大棚。
这场比赛是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由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主办,并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技术指导下进行。
在第一届大赛的主题是种植草莓,其研究成果受到行业的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