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查扣一批侵权香皂,成知识产权保护典型
4月21日,海关总署公布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黄埔海关与国内执法机关合作查获侵权货物案件入选。黄埔海关通过部门间的执法合作和职能衔接,开创了由海关在口岸查线索、控货物、搜证据,并协助地方主管部门具体办理案件的联合执法模式,推动了打击侵权的“无缝衔接”。黄埔海关查获的侵权香皂构筑知识产权侵权立体防控网络去年8月,黄埔海关通过对侵权举报线索的风险查证,判断一批已进入海关监管区域的香皂存在较大的侵权嫌疑。在对该批货物所在的货柜进行严密监控一段时间后发现,上述货物长期滞库,无人向海关申报,黄埔海关向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了线索通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接海关线索后,指派广州市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协同海关办理案件。经现场联合执法,一举查获侵犯商标专用权的香皂1.44万块。目前该案已移交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办理,并由该局扣留上述侵权嫌疑货物。黄埔海关查获的侵权香皂海关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积极参与国家知识产权综合治理工作,多维度与地方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执法协作,进一步强化了口岸执法协作制度建设。同时积极发挥进出境监管部门对监管区域内货物的物流监控优势,及时发现侵权高风险货物线索,通过知识产权工作机制主动联系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开展执法合作,构筑知识产权侵权立体防控网络,有效提升了海关口岸打击侵权执法的震慑力,维护口岸进出口秩序。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林琳通讯员陈雷图片由黄埔海关提供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王典
|